推荐星级:
  • 1
  • 2
  • 3
  • 4
  • 5

中国联通M2M UICC卡技术规范 V3.0

更新时间:2019-08-27 16:20:10 大小:914K 上传用户:yoyodw123456查看TA发布的资源 标签:中国联通m2muicc 下载积分:2分 评价赚积分 (如何评价?) 打赏 收藏 评论(0) 举报

资料介绍

 中国联通M2M UICC卡技术规范 V3.0


介绍SIM卡芯片的相关资料!!! 

部分文件列表

文件名 大小
中国联通M2M_UICC卡技术规范_V3.0.pdf 914K

部分页面预览

(完整内容请下载后查看)
QB/CU  
中 国 联 通 公 司 企 业 标 准  
QB/CU W52-124(2015)  
QB/CU 195-2011  
代替  
中国联通 M2M UICC卡技术规范  
Machine to Machine UICC for China Unicom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V 3.0)  
2015-10-30发布  
2015-10-30实施  
中国联通公司发布  
QB/CU W52-124(2015) 中国联通 M2M UICC卡技术规范 V3.0  
I
 
QB/CU W52-124(2015) 中国联通 M2M UICC卡技术规范 V3.0  
II  
QB/CU W52-124(2015) 中国联通 M2M UICC卡技术规范 V3.0  
本标准是中国联通GSM/WCDMA/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M2M UICC卡标准。M2M UICC卡是  
应用于M2M业务的智能卡,提供M2M终端设备接入移动网络的鉴权和智能卡业务承载的功能。  
为适应中国联通M2M业务系统对智能卡设备的需要,规划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是在充分了解中国联通M2MUICC卡功能业务规划、试点和测试情况,在参考相关  
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基础上编制而成的。  
本标准为2011年发布中国联通M2MUICC卡技术规范 v2.0修订标准并代替该标准。  
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范围中增加了适用于LTE网络的说明;  
修改产品形态要求义了车规级贴片卡业级贴片卡业级普通卡费电  
子级贴片卡和消费电子级普通卡5类产品(见4);  
增加支持增强型OTA业务的要求(见5.11);  
增加支持嵌入式UICC卡远程管理业务的要求(见5.12)  
增加车规级贴片卡产品通过AEC-Q100认证和ISO/TS 16949的要求(见5.13);  
增加码号配置产品分类的要求(见5.13);  
增加可选支持OTA业务的要求(见5.13)  
增加插接卡8PIN6PIN形态的要求(见6.1);  
增加Mini-UICC4FF封装规格的要求(见6.1.26.1.3);  
增加对环境要求中湿度等级的定义(见7.4);  
删除射频RF功能的定义。  
本标准由中国联通公司物联网运营支撑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联通公司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中国联通公司物联网运营支撑中心 中国联通公司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的修改和解释权属中国联通公司  
1
QB/CU W52-124(2015) 中国联通 M2M UICC卡技术规范 V3.0  
中国联通 M2M UICC卡技术规范 v3.0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联通的 GSM/WCDMA/LTEM2M UICC卡,规定了产品形态定义,并针  
对各产品特性规定了 M2M UICC卡的基本要求及封装形式、使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  
本规范用于指导中国联通M2M UICC卡的定制、开发、制造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注日期的版本适  
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1] ETSI TS 102 221: " Smart Cards; UICC-Terminal interface; Physical and  
logical characteristics  
[2] ETSI TS 102 671: " Smart Cards;Machine to Machine UICC;Physical and  
logical characteristics  
[3] ETSI TS 102 412: "Smart Cards; Smart Card Platform Requirements Stage 1".  
[4]  
[5] ETSI TS 102 484: " Smart Cards; Secure channel between a UICC and an end-point  
terminal".  
[6] ETSI TS 102 223: "Smart Cards; Card Application Toolkit (CAT)".  
[7] IPC/JEDEC J-STD-020D.1: "Moisture/Reflow Sensitivity Classification for  
Nonhermetic Solid State Surface Mount Devices".  
[8] JEDEC JESD22-A104D: "Temperature Cycling".  
[9] JEDEC JESD22-B103B: "Variable frequency vibration".  
[10] JEDEC JESD22-B104C: "Mechanical Shock".  
[11] JEDEC JESD22-A107B: "Salt Atmosphere".  
[12] ISO/IEC 7816-1: "Identification cards - Integrated circuit(s) cards with  
contacts - Part 1: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13] ISO/IEC 7816-2: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Identification cards - Integrated  
circuit(s)cardswithcontacts-Part2:Dimensionsandlocationofthecontacts"  
[14] ISO/IEC 7816-3: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Identification cards - Integrated  
circuit(s) cards with contacts - Part 3: Electronic signals and transmission  
protocols"  
[15] ISO/IEC 7816-4: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Identification cards - Integrated  
circuit(s)cardswithcontacts-Part4:Interindustrycommandsforinterchange"  
[16] ISO/IEC 7816-5: "Identification cards - Integrated circuit(s) cards with  
contacts - Part 5: Numbering system and registration procedure for application  
identifiers"  
[17] ISO/IEC 7816-6: "Identification cards - Integrated circuit(s) cards with  
contacts - Part 6: Interindustry data elements"  
[18] ISO/IEC 7816-8: "Identification cards - Integrated circuit(s) cards with  
contacts - Part 8: Security related interindustry commands"  
[19] ISO/IEC 7816-9: "Identification cards - Integrated circuit(s) cards with  
contacts - Part 9: Additional interindustry commands and security attributes"  
[20] ISO/IEC 10646-1: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Universal multiple-octet coded  
Character Set (UCS) - Part 1: Architecture and basic multilingual plane"  
[21] ISO/TS 16949: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 --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the  
applicationofISO9001:2008forautomotiveproductionandrelevantservicepart  
2
QB/CU W52-124(2015) 中国联通 M2M UICC卡技术规范 V3.0  
organizations"  
[22] Global Platform Card Specification Version 2.1.1.  
[23] Global Platform Card Specification Version 2.2.  
[24] 中国联通 GSM/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UICC技术规范  
[25] 中国联通 GSM/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USIM技术要求  
[26] 中国联通 GSM/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USAT技术规范  
[27] 中国联通 GSM/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USIM/USAT生产技术规范  
[28] 中国联通智能卡业务管理及资源管理规范  
3
缩略语和定义  
3.1 缩略语  
名称  
全称  
Forth Form Factor  
描述  
4FF  
第四类规格 UICC  
ADF  
AID  
Application Dedicated File  
Application Identifier  
应用专用文件  
应用标识  
APDU  
DF  
Application Protocol Data Unit  
Dedicated File  
应用协议数据单元  
专用文件  
Elementary File  
基本文件  
EF  
GPRS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GSM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ICCID  
M2M  
ME  
Integrated Circuit Card Identifier 集成电路卡标识  
Machine to Machine  
机器对机器  
Mobile Equipment  
Master File  
移动设备  
主文件  
MF  
MFF  
OTA  
PCB  
M2M Form Factor  
Over The Air  
M2M规格  
空中下载  
印制电路板  
Printed Circuit Board  
PCI  
PIN  
Protocol Control Information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  
协议控制信息  
个人识别号码  
SIM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urface Mounted Devices  
Short Message Service  
SMS Pear to Pear  
用户识别模块  
表面贴装器件  
短消息业务  
SMD  
SMS  
SMS-PP  
STK  
点对点短消息  
SIM Toolkit  
SIM开发工具  
Tag Length Value  
标签长度值  
TLV  
UICC  
UMTS  
Universal Integrated Circuit Card  
通用集成电路卡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  
3
QB/CU W52-124(2015) 中国联通 M2M UICC卡技术规范 V3.0  
System  
UniversalSubscriberIdentityModule 通用用户识别模块  
USIM  
USAT  
USIM Application Toolkit  
USIM应用开发工具  
8管脚超薄非铅填充平板  
封装半导体芯片  
VQFN8  
Very Thin Quad Flat Non-Leaded -8Pin  
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CDMA  
宽带码分多址  
3.2 术语和定义  
1M2MUICC: M2M环境下使用的特定UICC卡,该UICC卡的封装形式含现有的插接  
式封装形态和新的封装形态MFF1MFF2。  
2MFF (M2M Form Factor): 新型M2M UICC卡封装形态。  
3Machine to 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通信。是一种需要很少或无需人工干  
预的设备之间的远程通信备通过移动网络建立连接使得所有设备都具备联网和通信能  
。  
4M2M communication module: M2M通信模块。通常直接集成到目标设备,如自动抄  
表(自动抄表系统),自动售货机,报警系统,汽车设备或其他设备。  
5)插接卡:与终端分离,通过插入终端实现接触式通信的M2M UICC卡封装形态,包  
Plug-in UICCMini-UICC4FF三种形态规格。  
4
产品形态定义概述  
M2MUICC卡是M2M业务系统中的组成部分于终端设备层M2M通信终端共同形成M2M  
用户设备,为用户接入M2M网络并使用M2M业务提供服务。M2MUICC卡建立在智能卡通用UICC  
平台上,除具备普通电信卡功能外,还根据M2M网络和应用的需求、应用场景的差异等,支  
持其它能力或功能。M2M UICC卡的功能主要包括:  
1. 提供身份认证:作为用户设备身份认证和鉴权模块,提供用户设备接入无线网络的身份  
标识,完成网络接入的安全认证;  
2. 提供应用支撑:装载部分用户设备应用,满足M2M业务监控、定位指挥调度、数据采集和  
测量等方面的业务要求;  
3. 安全机制保证:利用UICC安全保障能力,为用户网络接入、业务访问、数据传输、信息  
存储等功能提供安全机制;  
M2M UICC卡按照设备按照封装形式、环境要求和应用范围要求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5类  
形态的产品:  
1. 车规级贴片卡:适用于汽车行业M2M业务,SMD封装,对使用环境(如温度、湿度等)要  
求最高,防震动要求较高。车规级贴片卡为成卡。  
2. 工业级贴片卡:适用于工业生产M2M业务,SMD封装,对使用环境(如温度、湿度等)要  
求较高,防震动要求较高。工业级贴片卡为成卡。  
3. 工业级普通卡用于工业生产M2M业务Plug-inUICC/Mini-UICC/4FF装,  
对使用环境(如温度、湿度等)要求较高,防震动要求一般。工业级普通卡根据规格尺  
寸和码号配置状态可分为6类产品;  
a) 工业级普通卡——Plug-in UICC——成卡  
b) 工业级普通卡——Plug-in UICC——白卡  
c) 工业级普通卡——Mini-UICC——成卡  
d) 工业级普通卡——Mini-UICC——白卡  
e) 工业级普通卡——4FF——成卡  
f) 工业级普通卡——4FF——白卡  
4
QB/CU W52-124(2015) 中国联通 M2M UICC卡技术规范 V3.0  
4. 消费电子级贴片卡:适用于消费电子行业M2M业务,SMD封装,对使用环境(如温度、湿  
度等)要求一般,防震动要求较高。消费电子级贴片卡为成卡。  
5. 消费电子级普通卡:适用于消费电子行业M2M业务,要求同个人终端USIM卡,插接式  
Plug-in/Mini-UICC/4FF)封装,对使用环境(如温度、湿度等)要求一般,防震动要  
求一般。消费电子级普通卡根据规格尺寸和码号配置状态可分为6类产品;  
a) 消费电子级普通卡——Plug-in UICC——成卡  
b) 消费电子级普通卡——Plug-in UICC——白卡  
c) 消费电子级普通卡——多合一双切卡——成卡  
d) 消费电子级普通卡——多合一双切卡——白卡  
e) 消费电子级普通卡——多合一三切卡——成卡  
f) 消费电子级普通卡——多合一三切卡——白卡  
其中多合一卡具体结构要求见《中国联通M2M UICC卡生产技术规范》  
关于各类产品中成卡和白卡的要求见5.12。  
各形态产品的各项参数要求定义见下表:  
1 M2M专用 UICC产品形态参数要求  
定义项目  
定 义 子 项 车 规 级 贴 片 工 业 级 贴 片 工 业 级 普 通 消 费 电 子 级 消 费 电 子 级  
贴片卡  
SMD  
TS  
普通卡  
插接  
TS  
封装形式  
环境参数  
--  
SMD  
SMD  
TC/TB  
MA  
插接  
TC/TB  
--  
温度  
TC/TB  
湿度/回流 MA  
MA  
--  
焊条件  
湿度  
震动  
腐蚀  
冲击  
HB  
HB  
HB  
HA  
HA  
VA  
VA  
--  
VA  
--  
CA-CD  
SA  
CA-CD  
SA  
CA-CD  
SA  
CA-CD  
SA  
CA-CD  
SA  
数 据 保 存 RC  
时间  
RB  
RB  
RA  
RA  
最 小 更 新 UB  
次数  
UB  
UB  
UA  
UA  
空间容量  
功能要求  
--  
64K  
64K  
64K  
64K  
128K  
基本功能  
增强型 OTA  
汽车行业标  
准要求  
基本功能  
增强型 OTA  
成卡  
基本功能  
增强型 OTA  
现场写卡  
成卡/白卡  
基本功能  
增强型 OTA  
成卡  
基本功能  
增强型 OTA  
现场写卡  
成卡/白卡  
成卡  
注:以上环境指标缩略语含义详见第7章定义  
基本要求  
5
5.1 M2M UICC卡一般物理特性  
5.1.1 尺寸与布局  
5
QB/CU W52-124(2015) 中国联通 M2M UICC卡技术规范 V3.0  
M2M UICC卡按照不同的封装形式采用不同的尺寸与布局,具体见本规范第 6章 封装形  
式规定。  
5.1.2 触点  
除非本规范另有定义,M2M UICC卡定义的所有触点,均需符合 ETSI TS 102 221和《中  
国联通 GSM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UICC技术规范》。  
5.2 UICC-终端接口的电气特性  
除非本规范另有定义,M2M UICC卡定义的电气特性,均需符合 ETSI TS 102 221和《中  
国联通 GSM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UICC技术规范》。  
5.3 UICC特征  
除非本规范另有定义,M2M UICC卡定义的 UICC特征,包括电压级别、文件控制参数、  
界面协议等,均需符合 ETSI TS 102 221国际技术规范和《中国联通 GSM WCDMA数字蜂窝移  
动通信网 UICC技术规范》。  
5.4 初始通信建立程序  
除非本规范另有定义M2MUICC卡定义的初始通信建立程序需符合 ETSITS102221  
国际技术规范和《中国联通 GSM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UICC技术规范》。  
5.5 传输协议  
除非本规范另有定义,M2M UICC卡定义的传输协议,均需符合 ETSI TS 102 221国际  
技术规范和《中国联通 GSM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UICC技术规范》。  
5.6 应用和文件结构  
除非本规范另有定义M2MUICC卡定义的应用和文件结构需符合 ETSITS102221、  
TS 102 2233GPP TS 31.102国际技术规范和《中国联通 GSM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USIM技术规范》。  
5.7 安全特性  
除非本规范另有定义,M2M UICC卡定义的安全特性,均需符合 ETSI TS 102 221国际  
技术规范和《中国联通 GSM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UICC技术规范》。  
5.8 命令和响应  
除非本规范另有定义,M2M UICC卡定义的命令和响应,均需符合 ETSI TS 102 221TS  
102 223国际技术规范和《中国联通 GSM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UICC技术规范》。  
5.9 M2M UICC卡对终端的要求  
5.9.1 电压支持  
使M2MUICC卡的 M2M终端必须支CLASSBCLASSC两个电压级别ISO7816-3;  
详细内容见《中国联通 GSM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UICC技术规范》中第 5章关于  
UICC-终端接口的电气特性详细描述。  
5.9.2 设备匹配机制  
针对设备匹配的以下机制需支持:  
安全通道匹配;  
CAT应用匹配。  
当没有任何安全数据发送时,终端必须立刻终止建立的 APDU安全通道,也就是安全通  
道过程结束。  
5.9.2.1 安全通道匹配  
M2M UICC卡和终端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平台到平台 APDU的安全通道完成安全匹配和数据  
交互,ETSI TS 102 484国际技术规范中详细描述了如何建立安全通道和完成安全匹配。  
当信息安全不是必需的,降低安全通道级别需要遵循如下程序:  
ATR复位应答的时候需要确认是否支持安全通道,并提供是否需要建立平台到平  
台的安全通道;  
在终点上存在一个入口,此入口可从M2M UICC卡(与之适配的终端应用表示设为  
ASCII码“M2Mpairing”)获得,如果有一个平台对平台安全通道的入口存在,那  
么后者的入口应该优先保护。  
6
QB/CU W52-124(2015) 中国联通 M2M UICC卡技术规范 V3.0  
平台到平台APDU安全通道的设置过程即告完成没有任何安全的数据发送时由  
终端终止。  
5.9.2.2 CAT应用匹配  
M2M终端支持 M2M UICC卡使用 UICC CAT-UICC卡应用工具箱(在 TS 102 223 国际技术  
规范中定义)获取终端的标识信息(如 IMEIIMEISVMEID),并需求访问和拒绝访问 M2M  
UICC卡文件和服务。  
5.10 对支持联通自定义远程终端管理协议的要求  
M2M UICC卡作为联通进行远程控制实现的一种形式,保留满足后续可能的联通自定义  
远程终端管理协议的要求IMSI管理册与映射关系变更连接/短连接监测信  
息上报等。  
5.11 对增强型 OTA业务的支持  
M2M UICC卡必须支持增强型 OTA空中写卡业务,M2M UICC卡预置增强型 OTA业务模块  
以支持增强型 OTA空中写卡业务。  
增强型 OTA空中写卡业务用于用户入网选号、UICC卡激活和启用等过程,该业务是指  
利用 M2M UICC卡与业务平台之间的空中下载的 OTA加密安全数据通道,实现签约用户个人  
化数据远程传输、下载、写卡、配置和管理。  
支持增强型 OTA空中写卡业务的 M2M UICC卡支持以下功能:  
支持预置签约数据,即预置一组完整的个人化参数作为签约数据包括PIN1PUK1、  
PIN2PUK2ICCIDIMSIOPC以及KEY等;  
支持正式签约数据的更新,通过空中方式写入个人化数据。用户发起增强型OTA空  
中写卡业务后,通过远程文件管理和数据更新,将用户正式入网数据更新至M2M  
UICC卡中;  
支持与平台交互上行和下行的命令和数据格式;  
支持远程数据传输安全通道和3GPP TS23.048安全机制;  
支持PUK2验证、IMSI重复性验证、数据回滚等机制;  
支持增强型OTA空中写卡的正常流程及异常情况的处理,保证数据信息正确性。  
具体要求见《中国联通增强型OTA业务电信智能卡技术规范》。  
5.12 对嵌入式 UICC卡远程管理业务的支持  
对于应用于国际业务的M2M UICC卡,待后续业务需求明确和实现方案成熟之后,推荐支  
持嵌入式UICC远程管理业务入式UICC卡远程管理业务用于运营商与用户之间签约关系的  
管理,签约关系以签约信息Profile为代表,业务功能包括Profile的生成、下载、安装、激  
活、去激活、删除等基本功能以及相应的策略控制机制。  
支持嵌入式 UICC卡远程管理业务的 M2M UICC卡支持以下功能:  
支持远程管理所需的不同类型的安全域架构,包括CASDISD-RISD-PMNO-SD  
等;  
支持运营商签约信息Profile结构;  
支持与SM-SRSM-DPMNO之间的不同类型的安全通道SCP,其中与SM-SR之间是  
SCP80SCP81通道;与SM-DP之间是SCP03SCP81通道,与MNO之间是SCP80通道;  
支持与SM-SRSM-DPMNO之间的OTA接口及相应的命令集;  
支持远程管理业务所需的各种标识,包括eUICC标识EID、应用标识AIDTAR值;  
支持发行者证书CI及证书链机制的安全要求;支持远程管理的UICC卡必须为Java  
卡且支持GP。  
具体要求见《中国联通支持远程管理的嵌入式UICC卡技术规范》。  
5.13 OTA远程管理业务的支持  
M2MUICC卡可选支持OTA远程管理业务OTA远程管理业务是指用户或运营商可以根据需  
要,随时增加、删除和更新M2MUICC卡上的增值业务菜单,也可以下载和更新M2MUICC卡的  
7
QB/CU W52-124(2015) 中国联通 M2M UICC卡技术规范 V3.0  
文件内容。OTA业务利用STK/USAT功能和短消息业务通道实现,即通过SMS_PP短消息或Cell  
Broadcast短消息将下载数据传输至M2MUICC卡,实现对菜单和文件的管理。OTA远程管理业  
务主要实现远程菜单管理和远程文件管理,具体要求如下:  
支持STK/USAT菜单的下载下载菜单列表获取内状态查询和菜单使  
用次数通知等功能;  
为避免业务和终端兼容性问题,M2M UICC不预置任何STK/USAT菜单;  
支持UICC文件的远程数据下载和更新有指定文件可以被更新它文件不能被更新,  
可更新文件范围在UICC卡个人化后不可更改。目前M2M UICC应至少可更新以下文件;  
EFPLMNwAcT  
EFFPLMN  
User controlled PLMN selector with Access Technology  
Forbidden PLMN  
EFOPLMNwAcT  
EFMSISDN  
Operator controlled PLMN selector with Access Technology  
MSISDN  
EFSMSP  
EFSPN  
Short Message Service Parameter  
Service Provider Name  
支持OTA下载传输协议,主要包括上行和下行命令数据;  
支持序列号机制和管理要求;  
支持数据加密、MAC校验和双向认证机制等数据传输的安全要求;  
支持菜单指令括数据组AID址偏移量和编码等、  
业务流程、标签编码和扩展指令定义等;  
支持用户管理、卡容量及其它要求。  
具体要求见《中国联通电信智能卡OTA引擎技术规范》。  
5.14 其它要求  
插接式 M2M UICC卡支持现场写卡的要求,具体要求见《中国联通现场写卡业务相关的  
卡技术要求》。  
车规级贴片卡产品应通过 AEC-Q100认证,并符合 AEC-Q100认证汽车级产品性能要求。  
车规级贴片卡产品应符合 ISO/TS 16949要求并通过相关认证。  
M2MUICC卡支持成卡和白卡中成卡又分为普通成卡和预配号成卡体分类如下:  
成卡  
普通成品卡:卡内预置完整的配置和参数,但未匹配用户号码;  
预配号卡普通成品卡的基础上IMSI与用户号码进行了匹配将用户  
号码配置到卡内EFMSISDN文件中。具体配置文件要求见《中国联通M2M UICC卡生  
产技术规范》;  
白卡:无IMSI和短信中心号码,其余配置与普通成品卡相同。  
6
封装形式  
6.1 插接卡  
M2M 插接卡是适应M2M应用要求的的插接卡。其中消费电子级的插接卡,要求同个人终  
USIM卡。  
工业级的插接卡用能够适应特殊环境要求的特殊芯片及特殊卡基材包括但  
不限于注塑、陶瓷等),但外观与普通UICC卡相同。M2M 插接卡物理性能较高,可以满足更  
长使用寿命和更恶劣环境的要求,外观及接口保持与普通UICC卡相同,所以终端无需修改,  
但无法满足防震动的要求。采用M2M插接卡的方案,要求对芯片硬件、芯片封装工艺和卡基  
材料都做相应的改动,以达到本标准所要求的性能指标。  
6.1.1 Plug-in UICC  
Plug-inPlug-inPlug-inPlug-inPlug-in  
M2M Plug-in UICC卡封装形式同普通 Plug-in UICC卡,即长度为 25.00mm±0.10mm,  
宽度为 15.00mm±0.10mm,厚度为 0.76mm±0.08mm,同时 M2M Plug-in UICC上应有一个插  
8
QB/CU W52-124(2015) 中国联通 M2M UICC卡技术规范 V3.0  
入方向的标志。  
M2M Plug-in要求支持 8PIN管脚或 6PIN管脚,其物理尺寸和各触点的分布应符合图 1  
或图 2的要求。  
1 M2M Plug-in UICC8PIN 管脚)结构尺寸图  
9
QB/CU W52-124(2015) 中国联通 M2M UICC卡技术规范 V3.0  
2 M2M Plug-in UICC6PIN 管脚)结构尺寸图  
M2M Plug-in UICC尺寸要求遵循《中国联通 GSM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UICC技术  
规范》。  
6.1.2 Mini-UICC  
M2MMini-UICC卡封装形式同普通 Mini-UICC卡,即长度为 15.00mm±0.10mm,宽度为  
12.00mm±0.10mm度为 0.76mm±0.08mmM2MMini-UICC上应有一个插入方向的标  
志。  
M2M Mini-UICC要求支持 8PIN管脚或 6PIN管脚,其物理尺寸和各触点的分布应符合图  
3或图 4的要求。  
10  
QB/CU W52-124(2015) 中国联通 M2M UICC卡技术规范 V3.0  
3 M2M Mini-UICC8PIN 管脚)结构尺寸图  
M2MMini-UICC尺寸要求遵中国联通GSM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ICC技术规范。  
6.1.3 4FF  
M2M 4FF的长度为 12.30mm±0.1mm,宽度为 8.80mm±0.1mm,厚度范围为  
0.67mm+0.03mm/-0.07mm,同时 M2M 4FF上应有一个插入方向的标志。  
M2M 4FF可选以如下规格应用:长度和宽度符合 ID-1 UICC要求,厚度符合 4FF要求。  
这种情况下,4FF的位置距离上边沿 18.22mm,距离左边沿 9.25mm。  
M2M 4FF应符合 ISO/IEC 7816-1的所有特性,除仅适用于 ID-1规格的弯曲度和扭曲度  
要求之外。4FF的弯曲度和扭曲度要求保留为未来定义。  
M2M4FF要求支持 8PIN管脚或 6PIN管脚理尺寸和各触点的分布应符合图 5的要求。  
11  
QB/CU W52-124(2015) 中国联通 M2M UICC卡技术规范 V3.0  
4 M2M 4FF 结构尺寸图  
M2M 4FF尺寸要求遵循《中国联通 GSM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UICC技术规范》。  
6.2 SMD卡  
M2M SMD卡采用的是 SMD封装形式,是一种专为机器用 UICC卡设计的产品平台,它完  
全具备传统 UICC卡的全部功能时采用 SMD贴片封装工艺使得 UICC卡芯片可以直接焊接  
M2M终端模块组上实现紧密牢固的物理连接和可靠的接口通信VQFN8封装是诸多 SMD  
封装形式中的一种,本标准重点规定采用 VQFN8封装,包括 MFF1MFF2两种尺寸布局。  
6.2.1 MFF1  
MFF1的尺寸应按图6中所述制作,另外厚度是0.50mm-0.65mm  
12  
QB/CU W52-124(2015) 中国联通 M2M UICC卡技术规范 V3.0  
E
Pin 8  
Pin 1  
Detail for C5:  
m
C1  
C5  
C1  
C2  
C5  
C6  
b2  
e
s
m
C5  
C6  
C2  
C3  
C4  
b
D
Detail for optional  
connecting track:  
C7  
C8  
C3  
C7  
C8  
C1..8  
C1..8  
e
t
C4  
v
L
z
y
w
5 MFF1 结构尺寸图  
注:  
用于与外部设备焊接引出连接点可以是矩形或者圆形  
2 封装管脚和 UICC触点对照图  
封装管脚  
封装管脚  
UICC 触点  
UICC触点  
1
2
3
4
C5  
C6  
C7  
C8  
8
7
6
5
C1  
C2  
C3  
C4  
MFF1的尺寸规格参数如下:  
3 MFF1尺寸参数  
13  
QB/CU W52-124(2015) 中国联通 M2M UICC卡技术规范 V3.0  
参数  
E
D
L
s
w
z
t
y
v
b
描述  
尺寸 (mm)  
6,00 ± 0,10  
5,00 ± 0,10  
0,60 ± 0,15  
min 0,20  
封装水平方向长度.  
封装垂直方向长度..  
封装外部管脚水平方向长度.  
封装内部散热片下边缘到下一个散热片上边缘的距离  
封装中心线到封装内部散热片远端距离  
封装外部管脚到内部散热片最近距离  
连接外部管脚的延伸线的宽度  
min 1,75  
min 0,20  
max 0,20  
0,20 ± 0,10  
min 0,10  
0,40 ± 0,10  
min 0,70  
封装的中心到内部散热片近端距离.  
封装水平线到内部散热片边缘的最小垂直距离.  
封装外部金属管脚的最小垂直距离  
封装内部散热片的垂直方向长度  
b2  
e
1,27  
封装外部金属管脚的中心线到相邻金属管脚中心线的距离  
公差参照bbbddd  
0,10  
bbb  
ddd  
m
中心线公差  
0,05  
0,25 ± 0,05  
触点间距离公差.  
C5触点倒角的垂直长度和水平长度.  
6.2.1.1 封装底部的方向标  
封装底部方向标需在C5管脚处标示。  
6.2.1.2 封装顶部的方向标  
封装顶部方向标与封装底部方向标位于同一位置,区别此方向标在封装顶部。  
6.2.2 MFF2  
下图是从底部看的MFF2的封装尺寸。  
E
Pin 8  
C1  
Pin 1  
C5  
C6  
e
C2  
D2  
D
C3  
C7  
C8  
C4  
b
L
k
E2  
6 MFF2 结构尺寸图  
注:  
内部接头可以是矩形或圆形。  
14  
QB/CU W52-124(2015) 中国联通 M2M UICC卡技术规范 V3.0  
封装管脚和UICC触点对照图见图6.1  
4 MFF2尺寸参数  
参数  
E
D
L
B
E2  
D2  
K
描述  
尺寸(mm)  
6,00 ± 0,15  
5,00 ± 0,15  
0,60 ± 0,15  
0,40 ± 0,10  
min 3,30  
封装水平方向长度.  
封装垂直方向长度..  
封装外部管脚水平方向长度.  
封装外部金属管脚的最小垂直距离  
封装内部散热片水平长度.  
封装内部散热片垂直长度.  
封装外部管脚与内部散热片最近的距离  
min 3,90  
min 0,20  
E
1,27  
封装外部金属管脚的中心线到相邻金属管脚中心线的距离  
公差见bbbddd中描述  
0,10  
Bbb  
Ddd  
中心线公差  
0,05  
触点间距离公差.  
6.2.2.1 封装底部的方向标  
封装底部的方向标志相同的C5拐角处清晰可见个封装底部的方向标应该与  
6.2.1节中所描述的方向标形状不同。  
6.2.2.2 封装顶部的方向标  
封装顶部方向标与封装底部方向标位于同一位置,区别此方向标在封装顶部。  
7
使用环境  
本章定义M2M UICC卡环境属性普遍要求,各形态产品在环境参数方面的具体要求见第4  
章 产品形态定义概述。  
7.1 环境属性分类  
下面给出用于M2M UICC卡的环境分类标准属性分类。环境属性定义顺序不分先后顺序。  
5 使用环境指标  
环境属性  
缩写字母  
环境属性描述  
详细描述章节  
T
M
H
C
V
S
R
U
工作和存储温度  
湿度/回流  
湿度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腐蚀  
震动  
冲击  
数据保留时间  
最小更新次数  
7.2 工作和存储温度(TX)  
TX属性定义了M2MUICC卡的工作和存储温度的性能。M2MUICC卡应能够适应在所要求的  
温度范围内如下操作:  
500次温度循环测试  
一小时2次温度循环测试  
温度循环测试具体要求见JESD22-A104  
具体内容见TS 102 221中的详细定义  
15  
QB/CU W52-124(2015) 中国联通 M2M UICC卡技术规范 V3.0  
7.2.1 温度(TS)  
TS等级为-25 to +85°C M2M UICC卡在定义的 TS工作和存储温度指标范围内的特性,  
应符合 TS 102 221国际技术规范中的标准温度范围规定  
7.2.2 温度(TA)  
TA等级为-40 to +85°C M2M UICC卡在定义的 TS工作和存储温度指标范围内的特性,  
应符合 TS 102 221国际技术规范中的 A级别温度范围规定  
7.2.3 温度(TB)  
TB等级为-40 to +105°C M2MUICC卡在定义的 TS工作和存储温度指标范围内的特性,  
应符合 TS 102 221国际技术规范中的 B级别温度范围规定  
7.2.4 温度(TC)  
TC等级为-40 to +125°C M2MUICC卡在定义的 TS工作和存储温度指标范围内的特性,  
应符合 TS 102 221国际技术规范中的 C级别温度范围规定  
7.3 湿度/回流焊(MX)  
MX属性定义了M2M UICC卡通讯模块的生产湿度/回流焊的条件。  
7.3.1 湿度/回流焊条件(MA)  
M2M UICC在定义的MA湿/流焊指标特性,应符合国际技术规范IPC/JEDEC  
J-STD-020中的如下规定:  
温度260Tc)支持无铅工艺;  
湿度敏感等级3;  
无铅装配回流标准曲线级别。  
7.4 湿度(HX)  
HX属性定义了M2M UICC卡的湿度工作条件  
7.4.1 湿度(HA)  
HA为普通湿度,在50度温度,相对湿度范围90%~95%1000小时的条件下,可以保证卡  
的操作和存储正常。  
7.4.2 湿度(HB)  
HB等级为最大湿度,在85度温度,相对湿度范围90%~95%1000小时的条件下,可以保证  
卡的操作和存储正常。  
7.5 腐蚀(CX)  
CX属性定义了M2M UICC卡的抗腐蚀条件  
7.5.1 腐蚀(CA-CD)  
M2M UICC卡定义的CACBCCCD应通过JESD22-A107标准中规定的盐雾测试。  
测试条件(持续暴露于盐雾环境):  
6 环境属性指标  
环境属性指标  
JESD22-A107 中定义的测试条件  
CA  
CB  
CC  
CD  
A
B
C
D
7.6 震动(VX)  
VX属性定义了M2M UICC卡的抗震动条件。  
16  
QB/CU W52-124(2015) 中国联通 M2M UICC卡技术规范 V3.0  
7.6.1 震动(VA)  
M2MUICC卡中定义的VX震动属性通过JESD22-B103国际技术规范中关于震动的测试。  
7.7 冲击(SX)  
SX属性定义了M2M UICC卡的抗冲击条件。  
7.7.1 冲击(SA)  
SA等级为震动冲击属性,M2MUICC卡中定义的SA抗冲击属性,应通过JESD22-B104 国际  
技术规范中关于抗机械冲击的测试。  
7.8 数据保留时间(RX)  
RX属性定义了M2M UICC卡的数据保留时间。  
7.8.1 数据保留时间(RA)  
M2M UICC卡定义了RA级别,该级别确定了从M2M UICC生产完成开始,针对M2M UICC卡中  
的数据存储,应保持10年以上的正常使用。因频繁擦写造成信息丢失不在此定义。  
7.8.2 数据保留时间(RB)  
M2M UICC卡定义了RB级别,该级别确定了从M2M UICC生产完成开始,针对M2M UICC卡中  
的数据存储,应保持12年以上的正常使用。因频繁擦写造成信息丢失不在此定义。  
7.8.3 数据保留时间(RC)  
M2M UICC卡定义了RC级别,该级别确定了从M2M UICC卡生产完成开始,针对M2M UICC  
卡中的数据存储,应保持15年以上的正常使用。因频繁擦写造成信息丢失不在此定义。  
7.9 最小更新次数(UX)  
UX属性定义了M2M UICC卡中特定文件可擦写次数的最小值,该特定文件在TS 102 221  
国际规范中定义,该特定文件的更新活跃度(update activity)为高。  
7.9.1 最小更新次数(UA)  
M2MUICC卡定义UA属性要求对特定文件的更新次数不低于10万次于信息存储的时间  
因素造成的数据丢失不在此定义。  
7.9.2 最小更新次数(UB)  
M2MUICC卡定义UB属性要求对特定文件的更新次数不低于50万次于信息存储的时间  
因素造成的数据丢失不在此定义。  
7.9.3 最小更新次数(UC)  
M2M UICC卡定义UC属性要求对特定文件的更新次数不低于100万次。由于信息存储的时  
间因素造成的数据丢失不在此定义。  
17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上传资源 上传优质资源有赏金

  • 打赏
  • 30日榜单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