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星级:
  • 1
  • 2
  • 3
  • 4
  • 5

基于单片机加减速控制算法的研究

更新时间:2020-04-12 18:33:57 大小:877K 上传用户:六3无线电查看TA发布的资源 标签:单片机 下载积分:3分 评价赚积分 (如何评价?) 打赏 收藏 评论(0) 举报

资料介绍

目前对于数控系统的研究主要是从机械或是数学的角度发展起来的,伺服系统也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分支与数控系统并行发展,数控技术与伺服系统未能完全结合。当发展高速高精度数控系统时,随着加速度的增加,加速度指令的不连续及高次不可微分将导致机床振动、冲击、定位精度降低等。

  三次S曲线加减速控制算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加速度不连续问题,但为了满足程序段终点的边界条件必须求解三次方程,这在目前工程实际应用的单片机中是很难实现的。目前对此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在终点处使加速度产生跳变或延长定位时间,而这恰恰影响了数控系统的高速、高精度。而且当系统阶次升高时,通过增加S曲线的阶次和系统相匹配,这将使算法更加复杂,算法不具有可扩展性。因此,指令的高次可微分性、在边界条件下的可执行性及缩短运算周期,这些都是发展高速、高精度数控系统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加减速算法——移动平均加减速控制算法。该算法以直线加减速方式为基础,无需求解高次方程,通过对算法进行扩展即可实现加速度NC指令解释的高次可微分。

  本文利用移动平均加减速控制算法对基本轮廓曲线进行指令解释,根据高速数控系统的发展要求,提出采用速度矢量变化率求得转接点速度,并用轮廓误差进行调整的方法实现多程序段速度平滑处理;利用VC++开发基于NC指令解释的数控系统仿真软件,对算法的移动平均步数做了分析研究;在交流伺服实验平台上用全整数运算方式进行算法的单片机编程,将NC指令解释模块的运算时间缩短为13μs,可满足系统同周期控制的需要,并对平面圆弧加工采用二次移动平均算法进行单片机编程指令解释,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部分文件列表

文件名 大小
基于单片机加减速控制算法的研究.pdf 877K

【关注B站账户领20积分】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上传资源 上传优质资源有赏金

  • 打赏
  • 30日榜单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