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星级:
  • 1
  • 2
  • 3
  • 4
  • 5

DLT 860.6-2008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6部分:与变电站有关的IED的通信配置描述语言

更新时间:2023-10-20 07:56:47 大小:12M 上传用户:sun2152查看TA发布的资源 标签:变电站通信网络 下载积分:3分 评价赚积分 (如何评价?) 打赏 收藏 评论(0) 举报

资料介绍

DLT 860.6-2008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6部分:与变电站有关的IED的通信配置描述语言 DLT 860的本部分是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关于下达2004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4]872号)要求制定的。 国际电工委员会第 57 技术委员会(TC57)制定了IEC 61850《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该标准为基于通用网络通信平台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国际标准,具有一系列特点和优点:外层的智能电子设备和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根据电力系统生产过程的特点,制定了满足实时信息和其他信息传输要求的服务模型:采用抽象通信服务接口、特定通信服务映射以适应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要求:采用对象建模技术,面向设备建模和自我描述以适应应用功能的需要和发展,满足应用开放互操性要求:快速传输变化值;采用配置语言,配备配置工具,在信息源定义数据和数据属性:定义和传输元数据,扩充数据和设备管理功能:传输采样测量值等.并制定了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总体要求、系统和工程管理、一致性测试等标准。迅速将此国际标准转化为电力行业标准,并贯彻执行,将提高我国变电站自动化水平,促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DL/T 860《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等同采用 IEC 61850,由下述部分组成: DL/Z 860.1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1 部分:概论DLZ 860.2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 2 部分:术语DLT860.3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3部分:总体要求 DL/T 860.4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4部分:系统和项目管理DL/T860.5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5部分:功能的通信要求和装置模型 DLT 860.6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6 部分:与智能电子设备有关的变电站内通信配置描述语言 DLT860.71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7-1部分:变电站和馈线设备的基本通信结构 原理和模型 DL/T 860.72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7-2部分:变电站和馈线设备的基本通信结构 抽象通信服务接口(ACSI)DLT860.73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第7-3部分:变电站和馈线设备的基本通信结构 公共数据类DL/T860.74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7-4部分:变电站和馈线设备基本通信结构 兼容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DL/T 860.81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8-1部分:特定通信服务映射(SCSM)对MMS(ISO 9506-1和ISO 9506-2)及ISOMEC 8802-3 的映射DLJT 860.91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9-1部分:特定通信服务映射(SCSM)单向多路点对点串行通信链路上的采样值 DL/T 860.92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 9-2 部分:特定通信服务映射(SCSM)映射到 ISO/EC 8802-3 的采样值 DLT 860.10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 10 部分:一致性测试本部分为 DL/T 860 的第 6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61850-6:2004《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 6 部分:与智能电子设备有关的变电站内通信配置描述语言》.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附录D、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DLT 860 的本部分规定了用于变电站智能电子设备配置的描述语言,该语言称作为变电站配置描述语言(SCL),适用于描述按照DLT 860.5和DLT 860.7x标准实现的智能电子设备配置和通信系统,规范描述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和变电站(开关场)间关系,在应用层,变电站配置描述语言能够描述开关场拓扑本身及开关场结构与配置于智能电子设备中的变电自动化系统功能(逻辑节点)的关系。变电站配置描述语言允许将智能电子设备配置的描述传递给通信和应用系统管理工具,也可以某种兼容的方式,将整个系统的配置描述返传给智能电子设备的配置工具。主要目的就是使通信系统配置数据可在智能电子设备配置工具和不同制造商提供的系统配置工具之间相互交换。 有关将DL/T 860.7x部分映射到特定通信栈的DL/T 860.8x部分和DL/T 860.9x部分,根据需要,可添加部分内容或对必须使用的对象数值加以约束的方法,扩展上述定义. 5 使用 SCL的工程实施过程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工程实施或从为开关场部分配置具有预配置功能的装置、选定产品或确定功能开始:或先进行过程功能的设计,而后再基于装置可用功能和其配置能力,向各个物理装置分配功能。常常,更愿意混合采用这两种方式。如线路间隔这类典型的过程部分,就是预工程化的,而后,在常常需要这样过程功能范围内,使用这样的配置。对于 SCL.这意味着其必须能够描述: 1)系统规范。依据电气接线图以及电气接线各部分及设备的逻辑节点布置,说明所需要的功能。 2)有固定数量逻辑节点但没有与具体过程绑定的预配置智能电子设备。该智能电子设备可仅关联非常通用的过程功能部分。 3)用于一定结构的过程部分,具有预配置语文的预配置智能电子设备。如双母线采用气体绝缘组合电器的线路。 4)全部智能电子设备的完整过程配置。这些智能电子设备已与各个过程功能和一次设备绑定,对所有可能客户,通过访问点连接和子网中可能访问路径增强这个配置。 5)同4),但,增加全部预定义的关联及数据层逻辑节点间客户服务器连接。若智能电子设备不能动态建立关联或报告连接,才需要预先建立关联(在客户端或服务器端) 最后一种情况是完整的一种情况,情况4)和5)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工程实施的结果:情况1)是将某一功能规范加入到变电站实施中;情况 2)和3)是智能化电子装置的预工程化后的可能结果。 本标准中定义的SCL 范围明确限于下列目标 a)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上述第1)项]。 b)智能电子设备能力描述〔上述第2)、3)项]。 e)系统描述〔上述第4)、5)项]。 统通信。 上述目标应以标准化的方式,支持系统设计、通信工程实施以及装置工程工具便捷地描述工程化系式

部分文件列表

文件名 大小
DLT_860.6-2008_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_第6部分:与变电站有关的IED的通信配置描述语言.pdf 12M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上传资源 上传优质资源有赏金

  • 打赏
  • 30日榜单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