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星级:
  • 1
  • 2
  • 3
  • 4
  • 5

物联网中的一种改进的Leach的数据融合路由协议的设计

更新时间:2019-12-24 11:09:44 大小:2M 上传用户:xiaohei1810查看TA发布的资源 标签:物联网数据融合 下载积分:1分 评价赚积分 (如何评价?) 打赏 收藏 评论(0) 举报

资料介绍

物联网中的路由协议一直都是无线传感中的数据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Leach路由协议中存在簇头节点选择随机性,簇头节点能量消耗过早以及簇头节点与Sink节点距离无法准确确定等缺点,采用了样本方差值优化分簇数量;引入beat信任模型来确定簇内节点能量的选择;采用关系值来考虑节点到Sink节点中的距离的选择等三个步骤.仿真实验表明,本文的路由协议与Leach协议在失效节点数量,节点能量消耗以及Sink节点数据量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

部分文件列表

文件名 大小
物联网中的一种改进的Leach的数据融合路由协议的设计.pdf 2M

【关注B站账户领20积分】

部分页面预览

(完整内容请下载后查看)
科 技 通 报  
3212期  
201612月  
Vol.32 No.12  
Dec. 2016  
BULLETI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物联网中的一种改进Leach的数据融合路由  
协议的设计  
杨小琴  
京工业大学 浦江学院211134)  
物联网中的路由协议一直都是无线传感中的数据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Leach路由协议中  
存在簇头节点选择随机性头节点能量消耗过早以及簇头节点与 Sink 节点距离无法准确确定等缺  
用了样本方差值优化分簇数量beat信任模型来确定簇内节点能量的选择用关系值来考  
虑节点Sink节点中的距离的选择等三个步骤。仿真实验表明文的路由协议Leach协议在失效  
节点数量点能量消耗以Sink节点数据量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物联网Leach本方差值beat信任模型  
中图分类号TN915.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119201612-0138-04  
Design of an Improved Leach Data Fusion Routing Protocol  
i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Yang Xiaoqin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Pujiang InstituteNanjiang 211134China)  
AbstractRouting protocol in the IOT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part of data fusion in wireless  
sensing. Aiming at the random selection of cluster node in the Leach routing protocol, early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cluster node and the difficulty in accurately determin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cluster  
node and the Sink node, three steps are taken: the amount of sample variance optimal cluster is adopted;  
the beat trust mode is introduced to determine the selection of node energy within the cluster; and  
relationship value is adopted to choose the distance between node and the Sink node. The simulation  
experiment shows that routing protocol in this paper and the Leach protocol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the amount of disabled nodes, nod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the amount of Sink node data.  
Keywordsthe internet of thingsleach protocolsample variance valuebeat trust model  
化无线网络中的路由协议。Leach协议是一种典  
0 引言  
型的分簇协议广泛地使用在无线传感网络  
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文献[1]通过引  
入云理论和最小二乘的思想出了一种云加权  
—最小二CW-LS据融合算法使数据更加  
准确少了数据传输量而有效地延长了网  
络寿命[2]提出簇头在簇内数据融合的过程  
中根据成员节点的位置信息估计感知到相同事  
件的邻居簇后数据在这些簇头间进行多跳的  
伴随着无线通信技术感器技术和嵌入式  
的快速发展联网的概念被认为是互联网之后  
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针对物联网  
中的无线传感技术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为无  
线传感网中的路由协议是无线传感网络的重要  
部分于存在网络拓扑结构不同等情况以及相  
互网络之间的数据融合和传递此必须不断优  
收稿日期2016-02-15  
作者简介杨小1980-究方向为物联网法设计。  
万方数据  
杨小.联网中的一种改进Leach数据融合路由协议的设计  
139  
12期  
数据融合后传递给基站[3]提出了一种新的  
路由协AF-LEACHAF-LEACH 根据数据融合  
的能量开销和所带来的节能增益传感器节点  
采集的数据进行自适应的数据融合[4]提出  
了 一 种 基 于 LEACH 的 改 进 节 能 路 由 协 议  
LEACH-PSOC[5]提出使用引入簇成员数门  
限和合并极小簇的方法避免极大簇和极小簇同  
时存在。文献[6]提出了基于剩余能量对簇首优  
化选择和簇首至汇聚节点间多跳数据传输的改  
进 算 法 。 文 献 [7] 提 出 一 种 簇 首 选 择 改 进 的  
LEACH 无线传感器路由协M-LEACH低  
了传感器网络的能耗。  
只需要完成一个数据的传递用空间信道模  
内其他节点的能量消耗为2)  
N
k
N
k
Ech = kEelcet( - 1)+ lEDA + ampd + lEelce  
1)  
toBS2  
d
式中, toBS 是节点到 Sink 节点的距离  
ch - else = lEelect + fsd2to ch  
E
2)  
d
式中, to ch 为簇内节点到簇首节点之间的距  
离。  
在区域 M × M ,一个簇所占的面积为  
(M × M)/k  
,因 此 簇 内 节 点 的 分 布 密 度 表 示 为  
(x,y)  
ρ(x,y)  
簇首节点(坐标为  
)处于每一个簇空  
d
间的中心点的to ch 的期望值为:  
E(d2to ch)= (x2 + y2)ρ(x,y)dxdy  
3)  
本文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  
Leach协议的算法的三个措施1化分簇数量  
的优化2内节点能量的选择3内节点  
Sink 节点中的距离选择。通过仿真实验表明  
本文的算法有效的提高了物联网下的数据融合  
的可靠性。  
3换为半径和角度表达如下:  
E(d2to ch)= r2 ρ(r,θ)drdθ  
4)  
根据每一个分簇区域半径为 r =(M/ πk) 则  
45)  
2π  
M
E(d2to ch)= ρ  
πk r3drdθ  
5)  
∫ ∫  
θ = 0 r = 0  
1 LEACH路由协议简述  
假 设 簇 内 节 点 的 分 布 是 均 匀 的 因 此  
1
k
ρ =  
=
入公5到  
M2  
(M × M)/k  
Leach 协议主要采用分簇技术簇内的数  
据进行本地化处理多个数据的信号进行融  
证了簇首节点到 Sink 节点的实际数据量减  
少。在 Leach 协议中定数量的节点形成簇,然  
后从中选出一个节点作为簇首节点感器节点  
将收集的数据传递给簇首节点首节点融合簇  
内节点的各个数据然后发送给 Sink 节点。簇首  
节点存在一定的能量损失此作为簇首的节点  
是不断变化的到网络均衡的目的。  
(M × M)  
E(d2to ch)=  
6)  
7)  
1
2π  
k
将公6入公2得到如下  
(M × M)  
1
E
ch - else = lEelect + lξ  
fs 2π  
k
综合公72到簇的总能耗是:  
N
E
total = Ech +( - 1)Ech - else  
8)  
k
因此个无线传感网中的在一轮中的簇内  
总能耗为:  
E
total = l(Eelect N + EDA N + ampdtoBS2 + Eelce N  
2 基于改进LEACH算法数据融合  
9)  
(M × M)  
1
ꢀꢀꢀꢀꢀꢀꢀꢀꢀꢀꢀꢀꢀꢀꢀꢀꢀꢀꢀꢀꢀꢀꢀꢀꢀ + ξ  
)
fs 2π  
k
2.1 分簇数量的优化  
E
式中果总能耗为最低total 获得最  
设定区域为 M × M 的区域定在每一轮中  
小值就要求对变量 k 进行求导0此最有  
的分簇数量期望值为 k 络中一共有 N 个节  
效的分簇的数量为:  
N
k
- 1  
到每个簇内 1 个簇首节点和  
个簇内  
ξfs  
N
M
kopt =  
10)  
ξmp dtoBS2  
成员节点。簇首节点的能量消耗包括接收来自  
簇内成员的数据能耗收数据进行处理的消耗  
和将处理后数据传输给 Sink 节点。特别是传递  
Sink 节点的过程用多路径衰减模型此  
簇首节点的能量消耗为1簇内非首节点  
10说明簇数量的最佳值取决于当  
前网络节点的数量以及节点到 Sink 的距离。本  
文针对网络节点到 Sink 的距离取值进行改进。  
引入样本标准差的概念,首先,计算所有网络节点  
万方数据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上传资源 上传优质资源有赏金

  • 打赏
  • 30日榜单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