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星级:
  • 1
  • 2
  • 3
  • 4
  • 5

浅谈物联网关键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更新时间:2019-12-21 15:41:39 大小:1M 上传用户:xiaohei1810查看TA发布的资源 标签:物联网 下载积分:1分 评价赚积分 (如何评价?) 打赏 收藏 评论(0) 举报

资料介绍

该文主要阐述国内外物联网相关技术发展与应用的情况;然后分析了物联网的关键技术;最后总结现阶段物联网发展的特征.

部分文件列表

文件名 大小
浅谈物联网关键技术的发展与应用.pdf 1M

部分页面预览

(完整内容请下载后查看)
ISSN 1009-3044  
E-mail
Computer KnowIedge and TechnoIogy 电脑知识与技术  
http
Vol.13, No.30, Oct. 2017  
Tel+86-551-65690963 65690964  
浅谈物联网关键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钟方112  
(1.新疆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疆 乌鲁木齐 8300262.国网新疆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疆 乌鲁木齐 830002)  
摘要该文主要阐述国内外物联网相关技术发展与应用的情况后分析了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后总结现阶段物联网发  
展的特征。  
关键词物联网RFID联网平台联网操作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30-0279-02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Internet of Things  
ZHONG Fang-wei1, ZHOU Ping1, MA Bin2  
(Xinjiang Informaition Industry Co.,Ltd, Urumqi 830026,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y related to Internet of things in China and  
abroad, and then analyzes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Internet of things. Finally, it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of things at this stage.  
Key wordsInternet of Things; Platform; OS  
型升级过程中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物联网的通用性和重要  
1 背景  
使得物联网技术能力在工业技术体系中的位置正在不断  
“下沉为转型升级所需的基础设施和关键要素。  
物联网相关技术和产品在工业领域主要应用在以下两个  
方面是基于工厂内部的传感器实现的智能化生产。通过在  
生产线上装配传感器和通信模块态感知设施员的  
状态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决策和动态优化著提升全流程  
生产效率高质量低成本。例如海尔公司通过在自动流  
水线上的托盘和关键位置安装 RFID 标签和读写器集产品  
位置信息通从 PLCWMSMES ERP 的数据现对个性  
化产品配件生产的智能决策。二是实现服务化转型。利用传  
感器获得的海量实时数据合平台侧的大数据分析模与  
仿真等技术供预测性维护能优化等服务现企业服务  
化转型。其GE 公司通过 Predix 平台提供的一系列服务是这  
类应用的典型代表。  
物联网作为信息通信技术的典型代表全球范围内呈现  
加速发展的态势。不同行业和不同类型的物联网应用的普及  
和逐渐成熟推动物联网的发展进入万物互联的新时代穿戴  
设备能家电动驾驶汽车能机器人等以百亿计的  
新设备将接入网络。万物互联在推动海量设备接入的同时将  
在网络中形成海量数据联网数据价值的发掘将进一步推动  
物联网应用呈现爆发性增长进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方式不  
断向智能化细化络化方向转变。  
研究物联网关键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和实际意义。  
2 国内外现状  
全球物联网应用增长态势明显物互联时代开启。当今  
时代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息通  
信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刻改变着全球  
经济格局益格局全格局。物联网作为信息通信技术的  
典型代表全球范围内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  
3 关键技术  
3.1 平台支撑能力  
在传统行业智能化升级过程中联网正从浅层次的工具  
和产品深化为重塑生产组织方式的基础设施和关键要素。在  
工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联网作为工业互联网能制造发  
展的基础业传感感知业物联网数据平台等成为新型工  
业技术体系中不必可少的能力重要性不断凸显。在工业转  
从功能框架来看联网平台从底层到上层分别提供设备  
管理接管理用使能和业务分析等主要功能。平台汇聚  
海量端设备的数据信息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挖掘潜在价  
动物联网行业形数据衍生创新服务新业态于  
平台提供远程故障诊断命周期管理等增值服务等富服  
收稿日期2017-09-02  
作者简介(1979)士研究生究方向为软件工程数据处理业信息化方伟(1981)学学士究方向  
软件工程语种信息处理业信息化(1973)士研究生究方向软件工程批量定制络化制造多  
语种信息处理业信息化。  
本栏目责任编辑王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  
279  
万方数据  
Computer KnowIedge and TechnoIogy电脑知识与技术  
1330(201710)  
务内容。利用共性能力覆盖垂直行业台整合不同行业分散  
的信息施等资源及外部的开发资源用通用功能和  
按需保留。此外同框架主要面向设备互联提供云端接口或  
云应用引擎能公共引擎则面向人工智能供语义识别机  
接口开发适用不同行业的应用低投入成本升开发效率, 器学习等接口。  
并实现跨行业领域资源互通动大规模开环应用的发  
展。推动服务模式转变。平台吸引设备供应商络运营商、  
系统集成商用开发商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互利共赢的  
生态圈可以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能够利用快速迭代的  
开发模式短时间响应行业用户的特定需求现向集成服务模  
式转变。  
未来由于可穿戴人机器人等物联网终端形态功能  
各异针对不同终端进行多次开发提高应用开发效率需  
要从操作系统入手解决跨平台开发难题或需要对操作系统进  
行融合。  
3.4 芯片智能化  
物联网 MCU(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 加速向高性  
功耗集成度能化方向发展。  
3.2 连接能力  
短距离技术与低功率广域网的发展显著提升物联网的泛  
在连接能力。  
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传感器智能化件算法上的要求  
也更高一功能的传感器已经不能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  
对终端芯片的计算理和传输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相关的软件开发环境可以向下兼容提供更具弹性的开发空  
间。物联网连接设备的爆发式增长促使人们关注设备的功耗  
和续航时间。芯片的长供电远续航要求MCU 的功耗提  
出了非常苛刻的要求。SoC(系统级芯片System on Chip)已成  
1) LPWAN 在全球成为发展热点业采取多种方式提供  
物联网连接能力。  
全球范围内广域网连接技术出现爆发式增长形成了  
LPWAN 为核心的网络连接服务体系。目前全球范围内面  
向物联网的 LPWAN 技术可分为两类是授权频段的广域网  
技术3GPP 定义的 NB-IoTLTE 演进技术 eMTC 等为代表; 为集成电路设计的关键技术向物联网芯片领域渗透集  
另一类是非授权频段的广域网技术LoRaPRMASigfox  
等技术。不同类别LPWAN 技术的主导方署方式务模  
式均存在差异。  
成度的 MCU+成为趋势。传统分立无线通信芯片外挂 MCU的  
方案已被淘汰大设计厂商开始将无线通信和 MCU 集成在  
一起少芯片面积时降低芯片价格。随着 SoC SiP 技  
术的发展现传感器MCU 无线模块的单芯片集成的  
MCU+方案正逐渐成为趋势。  
2) 两大模式推动短距离连接能力发展用框架加速整  
两大核心构建物联网短距离连接服务。底层短距离通信  
传感器已经从简单功能的分立器件生产制造不断向高精  
协议和应用框架成为短距离连接服务能力的两大构建核心。 度带算法模型的智能化块化的传感器系统级产品集成  
目前底层短距离通信协议连接生态封闭与开放模式并存发展, 制造发展感器产品的价值不断由硬件向软件算法和应用迁  
其中以 Z-wave 联盟为代表的单一短距离连接协议为核心的封  
闭模式因具备互联产业的先天优势展较为迅猛经形成  
一定的产业影响力Zigbee 联盟为代表的不同短距离协议  
兼容为核心的开放模式也在逐步发力更加开放的姿态打造  
互联互通来有望成为引领全球短距离连接服务的重要方  
式。应用协议框架连接生态初期由英特尔用等  
巨头领衔并分头推进。  
感器的功能也在不断察觉与度量诠释变。传  
感器已经进入集传感能与系统为一体的解决方案时代。  
3.5 安全技术  
由于物联网节点分布广量多用环境复杂算和存  
储能力有限法应用常规的安全防护手段使得物联网的安  
全性相对脆弱。随着物联网应用在工业通等国  
家战略性基础行业旦发生安全问题造成难以估量的损  
失。因此需要从安全认证访问控制份管理感数据保  
用管理等方面进行安全技术考虑。  
3.3 物联网操作系统  
物联网操作系统面向可伸缩通性实现创新发展。  
物联网操作系统的发展呈现两种技术路径是由智能手  
机操作系统剪裁而来备较强的应用能力时获得智能手  
机生态的强大支持苹果的 WatchOS卓的 Android Wear  
目前在智能可穿戴设备领域的份额已突破 70%路线的缺点  
是很难保证对底层应用的最优化难以兼顾多种应用场景。  
二是针对传统嵌入式操作系统进行功能优化接针对底层硬  
件平台开发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更强的性能表现。如 ARM  
mbed为的 LiteOSThingSquare Contiki 这种技术  
路线需要打造全新的应用生态体系临多方面的挑战。  
目前物联网操作系统为解决应用碎片化问题以及各类应  
用差异化发展需求作系统软件架构趋于一致重实现伸  
缩性通性和可靠性。技术架构均由内核围模块同框  
能引擎成开发环境等组成具备物联网独有特点。  
内核更具弹性量级内核保留任务调度和通信功能量级  
内核通过重新编译和二进制模块选择加载线程调度存管  
地存储等所需应用。外围功能模块注重可伸缩性网  
络协议栈等功能组件从内核中独立出来根据设备具体功能  
4 结束语  
物联网发展在经历概念驱动范应用引领之后术的  
显著进步和产业的逐步成熟推动物联网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主要体现出以下特征:  
平台化服务。利用物联网平台打破垂直行业应用孤  
进大规模开环应用的发展成新的业态现服务的  
增值化。同时利用平台对数据的汇聚平台上挖掘物联网数  
据价值生新的应用类型和应用模式。  
泛在化连接。广域网和短距离通信技术的不断应用推动  
更多的传感器设备接入网络物联网提供大范围规模的  
连接能力现物联网数据实时传输与动态处理。在梅特卡夫  
定律的作用下在化连接将不断增大物联网的产业价值。  
智能化终端。物联网端系统的智能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  
是传感器等底层设备自身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一  
方面通过引入物联网操作系统等软件低底层面向异构硬件  
转第282)  
本栏目责任编辑王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  
280  
万方数据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上传资源 上传优质资源有赏金

  • 打赏
  • 30日榜单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