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星级:
  • 1
  • 2
  • 3
  • 4
  • 5

基于Bang-Bang控制的智能开关预测控制算法

更新时间:2019-12-15 15:18:59 大小:379K 上传用户:杨义查看TA发布的资源 标签:智能开关预测控制Bang-Bang控制 下载积分:1分 评价赚积分 (如何评价?) 打赏 收藏 评论(0) 举报

资料介绍

文档为基于Bang-Bang控制的智能开关预测控制算法总结文档,是一份不错的参考资料,感兴趣的可以下载看看

部分文件列表

文件名 大小
基于Bang-Bang控制的智能开关预测控制算法.pdf 379K

【关注B站账户领20积分】

部分页面预览

(完整内容请下载后查看)
(
)
华 南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34卷 第 9期  
20069月  
Journal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Vol. 34No. 9  
(
)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September2006  
(
)
文章编号 : 10002565X 2006 0920001207  
基于 Bang2Bang控制的智能开关预测控制算3  
曹建忠 罗 ꢀ飞 ꢀ玉格 近秋  
(
)
华南理工大学 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 , 广东 广州 510640  
: 为解决 Bang2Bang控制原理具体应用中存在的如何纳入状态变量的附加约束条  
关曲线的求取和最优轨线的确立等复杂问题 ,提出了一种智能开关预测控制方法.  
该方法根据离散卷积定理提炼出一组新的控制信号集 ,然后设计新的切换方程和减速规  
,并在开关控制框架下 ,实施有阈值信号制约的最小拍增量控制. 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全  
面改善了预测控制的策略和算法 ,使控制系统动态性能良好 ,过渡过程时间小于理想开关  
控制过渡过程 ,且单调衰减 ,原理上稳态无静差 ,系统反应时间短 ,定位精度高 ,对输出扰  
动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而且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 预测控制 ; 最少拍控制 ; Bang2Bang控制 ; 智能开关  
中图分类号 : TP13ꢀꢀꢀ献标识码 : A  
( )  
( )  
控制理论的角度而言 ,电磁兼容性测试系统  
中天线的快确定位问题属于位置随动系统时  
间最优控制范畴 [ 123 ] . 在工程上 ,目前国内一般采用  
: G0 S 为连续型控制对象的传递函数; G S 为  
离散型控制对象的传递函数.  
(
经典理论的方法 如偏差控制 ,加前馈或 PID 校正  
)
等 来解决这一问题 ,在改进系统稳定品质的同时  
也改善其暂态响应特性 ,但快速性问题并未根本解  
. 近几年来 ,随着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 ,人们提出  
了许多新的控制原理和控制方法 [ 428 ] ,但因其复杂  
用性等原因难以实际应用. 因此 ,开关控制仍  
是解决该类问题的理想方法. 针对 Bang2Bang控制  
原理具体应用中存在的如何纳入状态变量的附加约  
束条关曲线的求取和最优轨线的确立等复杂  
问题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 Bang2Bang控制的智能  
开关预测控制算法.  
1样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  
Fig. 1Basic structure of sampling control system  
D /A为零阶保持器时 ,离散型控制对象在零  
( )  
( )  
时刻的单位脉冲 g 0 = 0,这时系统输出 c t i时  
刻的采样值可由离散卷积定理表示为  
( )  
( )  
0
( )  
1
ꢀꢀ c i = c + c  
i
0
i- 1  
( )  
(
)
( )  
( )  
( )  
(
) ( )  
c
0
i = g i - k u k =c i +g 1 u i - 1  
2
b
6
k =0  
i- 2  
( )  
i =  
(
)
( )  
( )  
3
c
b
g i - k u k  
6
k =0  
1能开关预测控制算法  
( )  
(
)
式中 : u k k k = 0, 1, , i - 1 时刻的控制信;  
1. 1小拍控制原理  
( )  
c 为初始输出; c i 为零状态响应在 i时刻的采  
0
0
采样控制系统 [9210 ]的基本结构如图 1所示. 图  
( )  
; c i 为已知的先验信息.  
b
( )  
( )  
由式 2 可知 , 控制 c i 的最新控制信号是  
0
稿日期 : 2006202221  
(
)
(
)
u i - 1 ,称为位置控制信号 ,us i - 1 表示. 利用  
(
)
3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69684001  
( )  
差分原理 ,对式 1 求导可得 :  
( ) ( ) ( )  
(
)
者简介 : 曹建忠 19692 ,,在职博士生 ,惠州学院教  
,主要从事信息处理及计算机控制方面的研究. E2mail:  
cjz@hzu. edu. cn  
(
)
(
0
)
( )  
4
cÛi =[c i + g 1 u i - 1 - c i - 1 ] /T  
b
( ) )  
( )  
( )  
(
)
(
0
¨c i =[c i + g 1 u i - 1 - c i - 1 -  
b
(
华 南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2
34卷  
2
(
)
( )  
( )  
(
)
(
)
)
ꢀꢀcÛ i - 1 T ] /T  
5
ꢀꢀ - v T /g 1 + uv0 i - 1  
12  
13  
0
r
(
)
(
)
( )  
i
b
式中 : T为采样间隔时间.  
( )  
uv0 i - 1 = uv i - 1  
= [ - c  
+
(
)
cÛi =0  
(
)
( )  
(
)
( )  
(
4 中的 u i - 1 可用来控制输出速度 cÛ i  
ꢀꢀ c i - 1 ] /g 1  
0
0
( )  
(
)
cÛi , 称为速度控制信号 , uv i - 1 表示. 式  
( )  
2 加速度阈值控制信号  
uap i- 1 = ua i - 1  
= [ar T2 - c  
i
( )  
b
+
( ) ( )  
(
)
5 中的 u i - 1 可用来控制输出加速度 c¨ i 和  
(
)
(
)
0
( )  
i
¨c  
=a  
r
( )  
(
)
c¨ i ,称为加速度控制信号 ,ua i - 1 表示. 同理 ,  
(
)
(
)
( )  
ꢀꢀ c i - 1 + cÛi - 1 T ] /g 1 =  
0
0
2
还可引入更高阶的控制信号.  
( )  
(
)
(
)
)
ꢀꢀ ar T /g 1 + ua0 i - 1  
14  
= [ - ar T2 - c  
( ) ( ) ( )  
(
( )  
)
由式 1 4 5 可得 g 1 0 :  
(
)
(
)
( )  
i
uan i- 1 = ua i- 1  
+
( )  
i
¨c  
= - a  
b
r
(
)
( ) ( ) ( )  
( )  
6
us i - 1 =[c i - c - c i ] /g 1  
0
b
(
)
(
)
( )  
ꢀꢀ c i- 1 + cÛi - 1 T ] /g 1 =  
0
0
(
)
( )  
( )  
(
0
)
( ) ( )  
7
uv i - 1 =[cÛi T - c i + c i - 1 ] /g 1  
2
b
( )  
(
)
(
ꢀꢀ - ar T /g 1 + ua0 i - 1  
15  
2
(
)
( )  
( )  
(
0
)
ua i - 1 =[¨c i T - c i + c i - 1 +  
b
(
)
(
)
( )  
= [ - c i +  
b
ua0 i - 1 = ua i - 1  
(
c¨  
)
=0  
i
(
)
( )  
( )  
8
ꢀꢀcÛ i - 1 T ] /g 1  
0
(
)
(
0
)
( )  
(
)
ꢀꢀ c i - 1 + cÛ i - 1 T ] /g 1  
16  
0
1. 1. 1小拍控制信号  
1. 2量控制信号  
( ) ( )  
根据式 6 7 ,可定义两个新的控制信:  
(
考察控制信号 以加速度控制信号为例  
)
:
(
)
(
)
( )  
= [ r i  
usm i - 1 = us i - 1  
-
( )  
i
( )  
i
c
= r  
2
(
)
( )  
( )  
b
ua i - 1 =[ c¨ i T - c i +  
( ) ( )  
( )  
9
ꢀꢀꢀꢀc - c i ] /g 1  
0
b
(
)
(
)
( )  
ꢀꢀc i - 1 + cÛ i - 1 T ] /g 1  
=
0
0
(
)
(
)
uvm i - 1 = uv i - 1  
=
( )  
=Ûr i  
( )  
cÛi  
2
( )  
( )  
(
)
(
)
ꢀꢀc¨ i T /g 1 + ua0 i - 1  
17  
( )  
(
)
( )  
( )  
(
)
10  
ꢀꢀꢀꢀ[ Ûr i T + c i - 1 - c i ] /g 1  
( )  
: r i 为输入信号 i时刻的采样值.  
0
b
(
)
(
)
可以看出 , ua i - 1 由先验信息 ua0 i - 1 和新  
2
( )  
( )  
信息 c¨ i T /g 1 两部分组成 , 也可称为基础部分  
和增量部分. 分析位置控制信号和速度控制信号 ,可  
以得到同样的结论 :控制信号是以基础部分和增量  
部分的形式给出的. 最小拍开关控制将在开关控制的  
框架下 ,实施有阈值信号制约的最小拍增量控制.  
(
)
( )  
usm i - 1 的作用在,在系统输出端 c i 提供一  
( ) ( ) ( )  
个使 c i = r i 的分量 g 1 usm i - 1 ,从而在一个采  
(
)
( ) ( )  
样间隔间内使 i时刻的系统偏差 e i = r i -  
( )  
(
)
c i =0,usm i - 1 为最小拍位置差信号. 同理可证  
(
)
( )  
=
, uvm i - 1 具有在一个采样间隔时间内使 cÛi  
(
)
考察加速度阈值信号中的 ua0 i - 1 ,若在 i - 1  
( ) ( )  
Ûr i ,从而使速度差 eÛi = 0的功能 ,称之为最小拍速  
(
)
(
)
时刻选 u i - 1 = ua0 i - 1 ,则有  
( )  
(
)
度差信号.与传统的最小拍控制不同 ,9 10 定  
( ) ( ) ( )  
(
)
( )  
(
0
)
ꢀꢀ ¨c i =¨c i =0, cÛi =cÛi - 1 , cÛ i =cÛ i - 1 .  
0
0
( )  
义的最小拍信号与输入信号 r t 的变化规律无关.  
( )  
(
)
说明 ua0 i - 1 是保持系统输出加速度为、  
实施上述最小拍控制的条件是 : 1 i - 1时  
输出速度不变应施加的控制信号 , 是加速度阈值信  
( )  
( )  
( )  
刻需知 r i rÛi 的值; 2 需知离散型控制对象  
(
)
(
)
uap i - 1 uan i - 1 共有的基础信号. 由式  
各采样时刻的准确单位脉冲响应 , 如果测量有误差  
(
)
(
)
16 , ua0 i - 1 包含了 i - 1时刻已知的全部先  
( ) ( )  
或输出有扰动 ,应由控制信号补; 3 c i 的计算  
b
( )  
(
)
(
0
)
验信息 c i c i - 1 , cÛ i - 1 是基础信号的优  
b
0
( ) ( )  
应实; 4 cÛi  
( )  
v , c¨ i  
( )  
( )  
ar , cÛi c¨ i 是实施  
r
(
)
(
)
选形式. 这时 , uap i - 1 uan i - 1 的增量信号为  
最小拍控制时需要的输出速度和加速度 , v ar 是  
r
2
Δ
( )  
(
)
)
uap = ar T /g 1  
18  
19  
系统具有的额定速度和额定加速度.  
1. 1. 2值控制信号集  
2
Δ
( )  
Δ
(
uan = - ar T /g 1 = - uap  
式中 : ar T2是以额定加速度 ar 在一个采样周期 T内  
为可靠地实施最小拍控制 ,并能在控制信号取  
值上体现出系统输出额定速度 v 和额定加速度 ar  
Δ
Δ
的位移增; uapuan能在控制信号施加点准确  
r
的制约 ,定义一组阈值控制信号如下 :  
(
反映位移增量的数值和符号 ,其物理意义比 uap i -  
( )  
1 速度阈值控制信号  
)
(
)
1 uan i - 1 更明具体.  
(
)
(
)
uvp i - 1 = uv i - 1  
= [ v T +  
(
)
(
)
cÛi = v  
r
其它控制信号在以 ua0 i - 1 为基础信号时的  
r
(
)
( )  
( )  
ꢀꢀc i - 1 - c i ] /g 1  
=
0
b
增量信号为  
( )  
(
)
(
)
ꢀꢀv T /g 1 + uv0 i - 1  
11  
Δ
(
)
(
)
(
)
=
r
usm i - 1 = usm i - 1 - ua0 i - 1  
(
)
(
)
uvn i - 1 = uv i - 1  
= [ - v T +  
(
)
( )  
(
)
(
)
( )  
cÛi = - v  
r
ꢀꢀ[ r i - c - c i - 1 - cÛi - 1 T ] /g 1  
=
r
0
0
(
)
( )  
( )  
ꢀꢀc i - 1 - c i ] /g 1  
=
( )  
( )  
( )  
( )  
( )  
(
)
20  
0
b
ꢀꢀ[ r i - c i ] /g 1 = e i /g 1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上传资源 上传优质资源有赏金

  • 打赏
  • 30日榜单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