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Thread 快速入门-内核移植
RT-Thread 快速入门系列前面的文章介绍了内核相关的知识,以及内核提供的
接口函数和如何使用。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如何将 RT-Thread 内核移植到某个硬件平台之上。移植分为
两部分:
CPU 架构移植
BSP 移植
也就是将 RT-Thread 内核在不同的芯片架构、不同的板卡上运行起来,能够具
备线程管理和调度,内存管理,线程间同步和通信,定时器管理等功能。
CPU 架构移植,会用到 CPU 架构的汇编指令,因此如果要自己动手移植,需
要熟悉一下目标 CPU 的汇编指令。
备注:在介绍移植过程的各个部分时,会以 Cortex-M 为例进行说明。
CPU 架构移植
为了方便将 RT-Thread 移植到不同 CPU 架构的芯片上运行,RT-Thread 提供
了一个 libcpu 抽象层。该抽象层用来适配不同的 CPU 架构,起到承上启下的
作用。
向上对内核提供统一的函数接口。包括全局中断的开关、线程初始化、上
下文切换等等。
向下提供了统一的 CPU 架构移植接口,包括全局中断开关函数、线程上
下文切换函数、时钟节拍配置、Cache 等等。
CPU 架构移植需要实现的接口函数,如下表
函数和变量 描述
rt_base_t rt_hw_interrupt_disable(void); 关闭全局中断
void rt_hw_interrupt_enable(rt_base_t level); 打开全局中断
rt_uint8_t *rt_hw_stack_init(void *tentry, voi
d *parameter, rt_uint8_t *stack_addr, void *te
xit);
线程栈的初始化,内核在线程创建
和线程初 始化里面会调用这个函
数
void rt_hw_context_switch_to(rt_uint32 to);
没有来源线程的上下文切换,在调
度器启动第一个线程的时候调用
void rt_hw_context_switch(rt_uint32 from, rt_u
int32 to);
从 from 线程切换到 to 线程,用
于线程和线程之间的切换
函数和变量 描述
void rt_hw_context_switch_interrupt(rt_uint32
from, rt_uint32 to);
从 from 线程切换到 to 线程,用
于中断里面进行切换的时候使用
rt_uint32_t rt_thread_switch_interrupt_flag; 表示需要在中断里进行切换的标志
rt_uint32_t rt_interrupt_from_thread, rt_inter
rupt_to_thread;
在线程进行上下文切换时候,用来
保存 from 和 to 线
1. 实现全局中断开关
RT-Thread 为了解决临界区问题,提供了一系列的线程间同步和同步机制。这
些机制内部实现都需要用到 libcpu 里提供的全局中断开关函数,他们分别是:
/* 关闭全局中断 */
rt_base_t rt_hw_interrupt_disable(void);
/* 打开全局中断 */
void rt_hw_interrupt_enable(rt_base_t level);
以 Cortex-M 为例,其快速开关中断的指令如下(汇编代码):
CPSID I ;PRIMASK=1, ;关中断
CPSIE I ;PRIMASK=0, ;开中断
关闭全局中断
关闭全局中断函数 rt_hw_interrupt_disable() 内部需要依次完成如下功能:
保存当前的全局中断状态,并把状态作为函数的返回值
关闭全局中断。
基于 MDK,在 Cortex-M 内核上实现关闭全局中断,代码如下(已经添加注释):
;/*
; * rt_base_t rt_hw_interrupt_disable();
; */
rt_hw_interrupt_disable PROC ;PROC 伪指令定义函数
EXPORT rt_hw_interrupt_disable ;EXPORT 输出定义的函数,类似于 C 语言 extern
MRS r0, PRIMASK ;读取 PRIMASK 寄存器的值到 r0 寄存器
CPSID I ;关闭全局中断
BX LR ;函数返回
ENDP ;ENDP 函数结束
上面代码中,寄存器 r0 存储的数据就是函数的返回值。
打开全局中断
打开全局中断函数 rt_hw_interrupt_enable(rt_base_t level) 中,参数 level 为
需要恢复的全局中断状态。
基于 MDK,在 Cortex-M 内核上打开全局中断的代码如下(已经添加注释):
;/*
; * void rt_hw_interrupt_enable(rt_base_t level);
; */
rt_hw_interrupt_enable PROC ;PROC 伪指令定义函数
EXPORT rt_hw_interrupt_enable ;EXPORT 输出定义的函数,类似于 C 语言 extern
MSR PRIMASK, r0 ;将 r0 寄存器的值写入到 PRIMASK 寄存器
BX LR ;函数返回
ENDP ;ENDP 函数结束
该函数用 MSR 指令将寄存器 r0 的值写入到 PRIMASK 寄存器中,恢复之前的中断
状态。
2. 实现线程栈初始化
在线程创建过程中,会调用栈初始化函数 rt_hw_stack_init(),对线程栈进行初
始化。该函数内部,会构造一个上下文内容,这个上下文内容被当作每个线程第
一次执行的初始值。
Cortex-M 的栈初始化代码如下:
rt_uint8_t *rt_hw_stack_init(void *tentry,
void *parameter,
rt_uint8_t *stack_addr,
void *texit)
{
struct stack_frame *stack_frame;
rt_uint8_t *stk;
unsigned long i;
/* 对传入的栈指针做对齐处理 */
stk = stack_addr + sizeof(rt_uint32_t);
stk = (rt_uint8_t *)RT_ALIGN_DOWN((rt_uint32_t)stk, 8);
stk -= sizeof(struct stack_frame);
/* 得到上下文的栈帧的指针 */
stack_frame = (struct stack_frame *)stk;
/* 把所有寄存器的默认值设置为 0xdeadbeef */
for (i = 0; i < sizeof(struct stack_frame) / sizeof(rt_uint32_t); i ++)
{
((rt_uint32_t *)stack_frame)[i] = 0xdeadbeef;
}
/* 根据 ARM APCS 调用标准,将第一个参数保存在 r0 寄存器 */
stack_frame->exception_stack_frame.r0 = (unsigned long)parameter;
/* 将剩下的参数寄存器都设置为 0 */
stack_frame->exception_stack_frame.r1 = 0; /* r1 寄存器 */
stack_frame->exception_stack_frame.r2 = 0; /* r2 寄存器 */
stack_frame->exception_stack_frame.r3 = 0; /* r3 寄存器 */
/* 将 IP(Intra-Procedure-call scratch register.) 设置为 0 */
stack_frame->exception_stack_frame.r12 = 0; /* r12 寄存器 */
/* 将线程退出函数的地址保存在 lr 寄存器 */
stack_frame->exception_stack_ = (unsigned long)texit;
/* 将线程入口函数的地址保存在 pc 寄存器 */
stack_frame->exception_stack_ = (unsigned long)tentry;
/* 设置 psr 的值为 0x01000000L, 表示默认切换过去是 Thumb 模 式 */
stack_frame->exception_stack_ = 0x01000000L;
/* 返回当前线程的栈地址 */
return stk;
}
3. 实现上下文切换
CPU 架构不同,线程之间的上下文切换和中断到线程的上下文切换,上下文的
寄存器部分可能会有所差异。在 Cortex-M 里面上下文切换都是统一使用
PendSV 异常来完成,切换部分并没有差异。
为了能适应不同的 CPU 架构, RT-Thread 的 libcpu 抽象层需要实现三个线
程切换相关的函数:
rt_hw_context_switch_to():没有来源线程,切换到目标线程,在调度器
启动第一个线程的时候 被调用。
rt_hw_context_switch():在线程环境下,从当前线程切换到目标线程。
rt_hw_context_switch_interrupt():在中断环境下,从当前线程切换到
目标线程。
线程环境下,调用 rt_hw_context_switch() 函数,可以立即进行上下文切换。在
中断环境下,需要等待中断服务函数完成之后才能进行切换。
实现 rt_hw_context_switch_to()
该函数只有目标线程,没有来源线程。实现流程图:
在 Cortex-M3 内核上的 rt_hw_context_switch_to() 实现(基于 MDK),其代
码如下:
;/*
; * void rt_hw_context_switch_to(rt_uint32 to);
; * r0 --> to
; * this fucntion is used to perform the first thread switch
; */
rt_hw_context_switch_to PROC
EXPORT rt_hw_context_switch_to
; r0 的值是一个指针, 该指针指向 to 线程的线程控制块的 SP 成员
; 将 r0 寄存器的值保存到 rt_interrupt_to_thread 变量里
LDR r1, =rt_interrupt_to_thread
STR r0, [r1]
; 设置 from 线程为空,表示不需要从保存 from 的上下文
LDR r1, =rt_interrupt_from_thread
MOV r0, #0x0
STR r0, [r1]
;设置标志为 1,表示需要切换,这个变量将在 PendSV 异常处理函数里切换的时被清零
LDR r1, =rt_thread_switch_interrupt_flag
MOV r0, #1
STR r0, [r1]
; 设置 PendSV 异常优先级为最低优先级
LDR r0, =NVIC_SYSPRI2
LDR r1, =NVIC_PENDSV_PRI
LDR.W r2, [r0,#0x00] ; read
ORR r1,r1,r2 ; modify
STR r1, [r0] ; write-back
; 触发 PendSV 异 常 (将执行 PendSV 异常处理程序)
LDR r0, =NVIC_INT_CTRL
LDR r1, =NVIC_PENDSVSET
STR r1, [r0]
; 放弃芯片启动到第一次上下文切换之前的栈内容,将 MSP 设置启动时的值
LDR r0, =SCB_VTOR
LDR r0, [r0]
LDR r0, [r0]
MSR msp, r0
; 使能全局中断和全局异常,使能之后将进入 PendSV 异常处理函数
CPSIE F
CPSIE I
;不会执行到这里
ENDP
实现 rt_hw_context_switch()/ rt_hw_context_switch_interrupt()
这两个函数都有两个参数 from 和 to,他们实现从 from 线程切换到 to 线程的功
能。流程图如下
部分文件列表
文件名 |
大小 |
RT-Thread快速入门-内核移植.pdf |
263K |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