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搜索: 电机 运放 pdf XH2.54 QFN12 汇川
推荐星级:
  • 1
  • 2
  • 3
  • 4
  • 5

基于lms算法时域均衡器的设计

更新时间:2020-03-09 21:40:43 大小:2M 上传用户:xuzhen1查看TA发布的资源 标签:lms算法时域均衡器 下载积分:1分 评价赚积分 (如何评价?) 打赏 收藏 评论(0) 举报

资料介绍

本文介绍了自适应均衡器的发展历史,分析了信道,产生码间干扰的原因以及无码间干扰的条件;阐述了时域均衡器的工作原理,介绍了如何用有限长横向滤波器来实现时域均衡的效果;阐述了lms算法的原理;最后结合时域均衡器的原理以及lms算法原理在matlab中设计了理想效果的均衡器,并通过变步长,对所设计的均衡器效果进行判断。结果表明:1.步长为越长时,均衡器在收敛越快;但步长越大,均衡器收敛效果不好,步长越短时,均衡器收敛越慢,但收敛效果较好;关键词:时域均衡器;lms算法;matlab仿真

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能消除码间干扰对数据传输恶化影响的电话信道均衡由固定均衡器或人工调整参数的均衡器来完成。1965年,Lucky在均衡问题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提出迫零算法并用来自动调整横向均衡器的抽头加权系数。

Lucky工作的显著特征是使用了极大一极小型性能准则,它对横向均衡器内的邻近脉冲所引起的码间干扰具有强迫为零的作用,从而得名为迫零算法。第二年,他又将此算法推广到跟踪方式。1965年,DiToro独立地把自适应均衡器应用于对抗码间干扰对高频链路数据传输的影响。1967年,Austin提出了判决反馈均衡器(Decision Feed back Equalizer,DFE),判决反馈均衡器包括前馈部分和反馈部分,判决反馈均衡的基本方法就是一旦信息符号经检测和判决以后,它对随后信号的干扰在其检测之前可以被估计并消减,这种反馈使得均衡器具有无限冲激响应,从而使它对信道的时延畸变有良好的补偿作用。1969年,Gersho等人提出了根据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的自适应均衡算法(Least Mean Square,LMS),1970年,Brady提出分数间隔自适应均衡器(Fractionally Spaced Equalizer,FSE)方案。1972年,Ungertboeck使用LMS算法对自适应横向均衡器的收敛性能进行了详细的数学分析,1974年,Godard在卡尔曼滤波理论上推导出递推最小均方算法(Recursive Least Squares,RLs)。LMs类算法和RLS类算法是自适应滤波算法的两大类,之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种改进的算法。

部分文件列表

文件名 大小
基于lms算法时域均衡器的设计.pdf 2M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上传资源 上传优质资源有赏金

  • 打赏
  • 30日榜单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