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星级:
  • 1
  • 2
  • 3
  • 4
  • 5

ICP-AES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更新时间:2019-12-25 21:34:23 大小:946K 上传用户:xuzhen1查看TA发布的资源 标签:ICP-AES技术 下载积分:0分 评价赚积分 (如何评价?) 打赏 收藏 评论(0) 举报

资料介绍

原子发射光谱是利用原子或离子在一定条件

下受激而发射的特征光谱来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分析方法。通常应用于岩石、矿物、土壤、冶金等行业,在定性分析方面应用很广,但由于试样基体、激发光源、电流等条件的影响,在定量分析中的应用长期以来受到很大限制。到上世纪50年代,原子发射光谱的发展进入困境,发展十分缓慢。直到1960年,工程物理学家Reed设计了环形放电感耦等离子炬,指出可用于原子发射光谱中的激发光源。光谱学家塞尔和格伦菲尔德将之用于发射光谱分析,建立了首台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自70年代起,原子发射光谱获得了新生,得到广泛的应用。

1ICP-AES分析技术的发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nductive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简称ICP-AES)是以电感耦合等离子炬为激发光源的一类光谱分析方法,在上世纪60年代早期提出并

发展起来的。它是一种由原子发射光谱法衍生出来的新型分析技术。早在1884年Hittorf就注意到,当高频电流通过感应线圈时,装在该线圈所环绕的真空管中的残留气体会发生辉光,这是高频感应放电的最初观察。1942年Babat采用大功率电子振荡器实现了石英管中在不同压强和非流动气流下的高频感应放电,为这种放电的实用化奠定了基础。1961年Reed设计了一种从石英管的切向通入冷却气的较为合理的高频放电装置,它采用Ar或含Ar的混合气体为冷却气,并用碳棒或钨棒来引燃。Reed把这种在大气压下所得到的外观类似火焰的稳定的高频无极放电称为电感耦合等离子炬(ICP)。Reed的工作引起了Greenfield、Wenat和Fassel的极大兴趣,他们首先把Reed的ICP装置用于AES,并分别于1964年和1965年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开创了ICP在原子光谱分析上的应用历史。20世纪70年代,ICP-AES进入实质应用阶段。1975年美国ARL公司生产出了第一台商品ICP-AES光谱仪

部分文件列表

文件名 大小
ICP-AES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pdf 946K

【关注B站账户领20积分】

部分页面预览

(完整内容请下载后查看)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上传资源 上传优质资源有赏金

  • 打赏
  • 30日榜单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