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星级:
  • 1
  • 2
  • 3
  • 4
  • 5

电动车充电器电源原理图与解析

更新时间:2023-10-08 21:15:53 大小:427K 上传用户:xuzhen1查看TA发布的资源 标签:电动车充电器电源 下载积分:1分 评价赚积分 (如何评价?) 打赏 收藏 评论(0) 举报

资料介绍

220v 交流电经 T0 双向滤波抑制干扰, D1 整流为脉动直流,再经 C11 滤波形成稳定的 300V 左右的直流电。 U1 为 TL3842 脉宽调制集成电路。 其 5 脚为电源负极, 7 脚为电源正极, 6 脚为脉冲输出直接驱动场效应管 Q1(K1358) 3 脚为最大电流限制,调整 R25(2.5 欧姆 ) 的阻值可以调整充 电器的最大电流。 2 脚为电压反馈,可以调节充电器的输出电压。 4 脚外接振荡电阻 R1, 和振荡电容 C1。 T1为高频脉冲变压器,其作用有三个。第 一是把高压脉冲将压为低压脉冲。第二是起到隔离高压的作用,以防触电。第三是为 uc3842 提供工作电源。 D4为高频整流管( 16A60V) C10为低 压滤波电容 ,D5 为 12V 稳压二极管, U3(TL431) 为精密基准电压源,配合 U2( 光耦合器 4N35) 起到自动调节充电器电压的作用。调整 w2( 微调电 阻) 可以细调充电器的电压。 D10是电源指示灯。 D6为充电指示灯。 R27 是电流取样电阻( 0.1 欧姆, 5w)改变 W1的阻值可以调整充电器转浮充 的拐点电流( 200-300 mA )。 通电开始时, C11 上有 300v 左右电压。此电压一路经 T1 加载到 Q1。第二路经 R5,C8,C3, 达到 U1的第 7 脚。强迫 U1启动。 U1的 6 脚输出方 波脉冲, Q1 工作,电流经 R25 到地。同时 T1 副线圈产生感应电压,经 D3,R12 给 U1提供可靠电源。 T1 输出线圈的电压经 D4,C10 整流滤波得到稳 定的电压。此电压一路经 D7( D7起到防止电池的电流倒灌给充电器的作用)给电池充电。第二路经 R14,D5,C9, 为 LM358(双运算放大器, 1 脚为 电源地, 8 脚为电源正 ) 及其外围电路提供 12V 工作电源。 D9 为 LM358提供基准电压,经 R26,R4 分压达到 LM358 的第二脚和第 5 脚。正常充电时, R27 上端有 0.15 -0.18V 左右电压,此电压经 R17加到 LM358第三脚,从 1 脚送出高电压。此电压一路经 R18, 强迫 Q2导通, D6(红灯)点亮,第 二路注入 LM358的 6 脚, 7 脚输出低电压,迫使 Q3 关断, D10(绿灯 ) 熄灭,充电器进入恒流充电阶段。当电池电压上升到 44.2V 左右时 ,充电器进 入恒压充电阶段,输出电压维持在 44.2V 左右,充电器进入恒压充电阶段,电流逐渐减小。当充电电流减小到 200mA— 300mA时, R27 上端的电压 下降, LM358的 3 脚电压低于 2 脚, 1 脚输出低电压, Q2关断, D6熄灭。同时 7 脚输出高电压,此电压一路使 Q3导通, D10点亮。另一路经 D8, W1到达反馈电路,使电压降低。充电器进入涓流充电阶段。 1- 2 小时后充电结束。 充电器常见的故障有三大类 : 1:高压故障 2:低压故障 3:高压,低压均有故障。 高压故障的主要现象是指示灯不亮,其特征有保险丝熔断,整流二极管 D1击穿,电容 C11鼓包或炸裂。 Q1击穿 ,R25 开路。 U1的 7 脚对地短路。 R5开路, U1无启动电压。更换以上元件即可修复。若 U1的 7 脚有 11V 以上电压, 8 脚有 5V 电压,说明 U1 基本正常。应重点检测 Q1 和 T1的引脚 是否有虚焊。若连续击穿 Q1,且 Q1不发烫,一般是 D2,C4 失效,若是 Q1击穿且发烫,一般是低压部分有漏电或短路,过大或 UC3842的 6 脚输出 脉冲波形不正常, Q1 的开关损耗和发热量大增,导致 Q1过热烧毁。高压故障的其他现象有指示灯闪烁,输出电压偏低且不稳定,一般是 T1 的引 脚有虚焊 , 或者 D3,R12 开路 ,TL3842 及其外围电路无工作电源。另有一种罕见的高压故障是输出电压偏高到 120V 以上,一般是 U2失效, R13开路 所致或 U3击穿使 U1的 2 脚电压拉低, 6 脚送出超宽脉冲。此时不能长时间通电,否则将严重烧毁低压电路。 低压故障大部分是充电器与电池正负极接反,导致 R27烧断, LM358击穿。其现象是红灯一直亮, 绿灯不亮,输出电压低,或者输出电压接近 0V,更换以上元件即可修复。另外 W2因抖动,输出电 压漂移,若输出电压偏高,电池会过充,严重失水,发烫,最终导致热失控,充爆电池。若输出电 压偏低,会导致电池欠充。 高低压电路均有故障时,通电前应首先全面检测所有的二极管,三极管,光耦合器 4N35,场效应管, 电解电容,集成电路, R25,R5,R12,R27,尤其是 D4(16A60V,快恢复二极管), C10(63V,470UF)。 避免盲目通电使故障范围进一步扩大。有一部分充电器输出端具有防反接,防短路等特殊功能。其 实就是输出端多加一个继电器,在反接,短路的情况下继电器不工作,充电器无电压输出。 还有一部分充电器也具有防反接,防短路的功能,其原理与前面介绍的不同,其低压电路的启动 电压由被充电池提供,且接有一个二极管(防反接)。待电源正常启动后,就由充电器提供低压工 作电源。

部分文件列表

文件名 大小
电动车充电器电源原理图与解析.pdf 427K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上传资源 上传优质资源有赏金

  • 打赏
  • 30日榜单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