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星级:
  • 1
  • 2
  • 3
  • 4
  • 5

GYT140-1999 有线电视系统输出口(5 1000MHz)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

更新时间:2023-11-25 21:06:15 大小:137K 上传用户:xuzhen1查看TA发布的资源 标签:有线电视 下载积分:2分 评价赚积分 (如何评价?) 打赏 收藏 评论(0) 举报

资料介绍

GYT140-1999 有线电视系统输出口(5~1000MHz)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有线电视系统输出ㄇ(5~1000MHz)(以下简称部件)的性能参数要求和测量方法。对能确保同样测量准确度的任何等效测量方法也可以应用,有争议时应以本标准为准。 本标准适用于有线电视系统输出口(5~1000 MHz)性能参数的检测,并作为入网评价技术依据。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Y/T 106-1999有线电视!!播系统技术规范GB/T 65101996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 GBT/T11318.1-1996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 第1 部分:通用规范 GB/T11318.12—1996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 第 12 部分:系統输出口通用规范 3产品分类 按输出口数和相应用途分为单输出口(TV)和双输出口(TV 和FM),按电路程式分为滤波器式和宽带传输线变压器式。 4 技术要求 4.1 般要求 4.1.1 要求 部件的外观应整洁,表面不应有明显凹痕、划伤、裂纹、毛刺、变形等现象;表面镀涂层不应起泡、龟裂和脱落;金属件不应有锈蚀和机械损伤;灌注物不应外溢。 开关、按键、旋钮的操作应灵活可靠,整机机械结构及零部件应紧固无松动。说明功能的文字符号和图形符号标志应完整、正确、清晰、牢固,图形符号应符合GB5465.2 的规定。 4.1.2 试验方法 用目测法和(或)手感法进行检查。 5.1.2.2 测量步骤: a先不接被测部件,直接连通测量系统。调整扫频仪及可变衰减器A1,使扫频仪的输出信号电平足够大,以使显示器显示出一定幅度的清晰曲线。这时A2应预置在一个合适的数值,并记下显示器上测量范围内曲线幅度,其值为 D。此曲线为基准曲线。 b 接上被测部件到应测指标相应端口,减小可变衰减器 A2 的衰减量,使规定频段内频响曲线的最低处(或最高处:指相应于相互隔离和反向隔离这二项指标》与基准曲线相重合。 C衰减器A2的读数的变化量即为所测值。 5.2 反射损耗 5.2.1 用矢量网络分析仅进行测量 5.2.1.1 测量方框图如图 3 所示。 5.2.1.2 测量步骤 a将网络分析仪的频段设置于该测频段范围内,分析仪的测量选择在“反射”测量状态。 b用标准校准件对网络分析仪“射频输出”端口进行“开路”、“短路”“加匹配负载”校准。 c将被测部件相应端口接入网络分析仪的“射频输出”端,然后在被测部件其它端口加上标准匹配负载。 d在网络分析仅显示屏上读出衰减曲线的最小值,即为测量值 5.2.2 用扫频仪进行测量 5.2.2.1 测量方框图如图 4 所示。 5.2.2.2 测量步骤 a先不接被测部件,直接连通测量系统,调整打频仪的频率范用使符合测量的要求。 b 将反射损耗电桥测试端开路,调整扫频仪输出电平,使其达到被测部件端口的最高工作电平。 c调整显示器使曲线在满刻度附近,将扫频信号衰减20dB,应使曲线在底刻度附近。 d 将扫频信号恢复到原电平,并将反射损耗电桥测试端接到被测部件的被剥端。 e曲线下降的分贝数即为被测端口的反射损耗。 5.3 带内平坦度 5.3.1 用矢量网络分析仪进行测量 5.3.1.1 测量方框图如图 1 所示。 5.3.1.2 测量步骤 a将网络分析仪的频段设置于该测的频段范围内,测量选择“传输”测量状态。 b 将被测部件的输入端接入网络分析仪“射频输出”端口,传输端或分支端接到分析仪的“射频输入”端,然后在被测部件其它端口加上标准匹配负载。 c 在网络分析仪显示屏上读出整个带宽内幅度随频率的变化量,即为测量值。 5.3.2 用扫频仪进行测量 5.3.2.1 测量方框图如图 2 所示。 5.3.2.2 測量步骤

部分文件列表

文件名 大小
GYT140-1999_有线电视系统输出口(5~1000MHz)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pdf 137K

【关注B站账户领20积分】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上传资源 上传优质资源有赏金

  • 打赏
  • 30日榜单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