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星级:
  • 1
  • 2
  • 3
  • 4
  • 5

DLT 5158-2012 电力工程气象勘测技术规程

更新时间:2023-09-03 07:10:22 大小:2M 上传用户:sun2152查看TA发布的资源 标签:电力工程 下载积分:3分 评价赚积分 (如何评价?) 打赏 收藏 评论(0) 举报

资料介绍

根据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下达2008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8)1242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标准 本次修订,对原标准的结构进行了调整,对原标准的内容进行了修改与补充,将原标准主要内容4章16节82条2个附录扩充为8 章 39 节 206 条 1 个附录。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常规气象,风,导线覆冰,空冷气象,风电气象,太阳能气象,专用气象站。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1.将适用范围扩大为火力发电厂、核电厂常规岛、地热电站、风电场、太阳能电站、变电站、换流站、电力通信、架空输电线路等电力工程。 2.新增了空冷气象、风电气象、太阳能气象、专用气象站、暴雨强度公式编制、湿球温度计算、干早指数计算、微地形覆冰调查与冰区划分等技术规定。 3.调整了输电线路防御风灾和冰灾的设计标准。 4.调整了输电线路设计冰厚的基本离地高度。 1.0.1 为了满足电力工程建设需要,使电力工程气象勘测设计工作符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质量优良、环境和谐,确保电力工程正常安全运行,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火力发电厂、核电厂常规岛、地热电站、风电场、太阳能电站、变电站、换流站、电力通信、架空输电线路等新建、扩建及改建电力工程的气象勘测设计。本标准不适用于核电厂基准气象参数的勘测设计。 1.0.3 电力工程气象勘测设计应分阶段进行。发电工程宜划分为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阶段;变电站、换流站、电力通信、架空输电线路等工程宜划分为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阶段。各阶段气象勘测设计深度应满足附录 A 的要求。 1.0.4气象条件分析计算采用的基础资料,应对其进行可靠性、一致性和代表性分析。 1.0.5 计算确定设计风速与冰厚时,应采用多种方法,对各种方法的计算成果应进行综合分析,合理选定。 1.0.6 设计气象要素的频率分析计算,应采用P-1型或极值1型概率分布模型,特殊情况时经分析论证也可采用其他分布模型。 1.0.7 工程地点距当地气象站较远、两地地形差异大、气象站资料对工程地点的代表性较差时,应根据设计需要建立短期专用气象站,观测相关气象要素。 1.0.8 在电力工程气象参证站选择中,应对被选气象站观测场与工程点两地的气候一致性、两地地形及海拔差异对气象要素的影响进行查勘分析,对所选气象站观测资料的适用性进行分析,要求其观测资料对工程点具有代表性,且便于移用。 1.0.9 当电力工程遭遇异常大风、覆冰等气象灾害事件时,应及时赴现场查明气象灾害情况,对设计气象条件做进一步分析论证,必要时订正设计气象条件,并建议应采取的工程措施。 1.0.10 工程气象勘测设计应积极稳妥地采用新理论和新方法。 1.0.11 电力工程气象勘测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部分文件列表

文件名 大小
DLT_5158-2012_电力工程气象勘测技术规程.PDF 2M

【关注B站账户领20积分】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上传资源 上传优质资源有赏金

  • 打赏
  • 30日榜单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