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星级:
  • 1
  • 2
  • 3
  • 4
  • 5

DLT5146-2001 35kV~220kV架空送电线路测量技术规程

更新时间:2023-10-10 22:00:48 大小:448K 上传用户:sun2152查看TA发布的资源 标签:架空送电线路 下载积分:2分 评价赚积分 (如何评价?) 打赏 收藏 评论(0) 举报

资料介绍

本规程是根据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电力[2001]44号文《关于下达2001年度电力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 目的通知》第26项的安排,对原水利电力部规划设计管理局颁发的《架空送电线路测量技术规定》(SDGJ3— 1977)(试行)进行修订而编制的。 在编制过程中,根据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满足设计要求的原则,保留了原《规定》中适用的条文,删 除、修改了不适用或不完全适用的条文,调整了原章、节的内容, 并增加了光电测距、CAD技术、GPS测量 等广泛应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的有关规定。 本规程共十三章,十二个附录。除保留了原《规定》的总则及选择路径方案测量两章两节外,调整了原 章、节的内容,把原《规定》第三章中各节的内容:选线及定线测量、桩间距离及高差测量、交叉跨越测量分 别按章编写,在桩间距离及高差测量中增加了光电测距仪测距一节,把平面测量、断面测量两节合并为一章, 即平断面测量,把杆塔位桩的测量改为定位及检查测量,并增加了平面及高程联系测量、CAD技术和GPS测量 三章内容。把原《规定》第四章资料检查和整理改为技术检查和资料整理、提交及归档。增加了送电线路平断 面图图式等附录。 本规程发布后,SDGJ3—1977即行废止。 本规程中附录A、B 、C、D、E、F 、G、H、J、K、L均为标准的附录,附录M为提示的附录。 本规程由电力行业电力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3.0.1 为了统一架空送电线路(以下简称送电线路)工程中的测量技术要求,满足送电线路建设中设计的需要, 及时、准确地为设计各阶段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测绘资料,特制订本规程。 3.0.2 送电线路的勘测阶段应与设计阶段相适应,分为初勘(初步设计)和终勘定位(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 3.0.3 测量仪器工具必须做到及时检查校正,使其保持良好状态。检查项目可参照附录A或附录B。 3.0.4 外业采集的原始数据,必须做到真实、齐全。手工记录的原始数据严禁擦拭、涂改、转抄、事后补记。 电子记录严禁随意修改。 3.0.5 送电线路的测量工作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 选择路径方案 4.1 室内选择路径方案 4.1.1 配合设计专业搜集沿线供室内选择路径的1∶50000地形图。在规划区、拥挤地段、地形复杂区域、大跨 越等特殊地段,宜搜集1∶10000或大比例尺地形图。 4.2.1 配合设计专业将室内选择的路径方案经过现场踏勘比较,选出经济合理、施工方便、运行安全的路径方 案。 4.2.2 当配合设计专业现场选择路径方案时,应沿线察看和重点踏勘相结合。对影响路径方案成立的有关协议 区、拥挤地段、大跨越、重要交叉跨越及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条件复杂的地段应重点踏勘,必要时用仪器 落实路径。对有特殊要求的通信线应实测交叉角。 4.2.3 当发现对路径有影响的地物(房屋、道路、工矿区、军事设施等)、地貌与图纸不符时,应进行补充调 绘,并协助设计专业做好路径方案图。 4.2.4 当出现大跨越、大档距或路径通过拥挤地段、重要交叉跨越等情况时,视设计和水文气象专业的需要测 绘平面及断面图。平面图的比例尺可采用1∶2000或1∶5000,断面图的比例尺可采用纵向1∶200或1∶500,横 向1∶2000或1∶5000。 4.2.5 配合设计专业测绘(搜集)变电所或发电厂进出线平面图,比例尺可采用1∶1000或1∶2000。 4.2.6 当路径对通信线路有危险影响时,应按设计专业的要求施测或调绘通信线路的位置,并协助设计专业做 好通信线路危险影响相对位置图,比例尺可采用1∶10000或1∶50000。 4.2.7 本节中的有关图式及样图见附录C~附录H。 5 选线及定线测量 5.1 选线测量 5.1.1 根据批准的路径方案进行实地选线。在地形条件复杂的地区,选线时应协助设计专业做到线、位结合, 走向合理。 5.1.2 当线路通过有关协议区时,应按协议要求用仪器选定路径或进行坐标放线。 5.1.3 当线路跨越一、二级通信线及地下通信电缆,且交叉角较小可能影响路径成立时,应采用仪器定线并施 测其交叉角。 5.2 定线测量 5.2.1 定线测量的方法可采用直接定线或间接定线。以相邻两直线桩中心为基准延伸直线,其偏离直线方向的 水平角值不应大于±1′。 5.2.2 以相邻两直线桩中心直接延伸直线时,应采用经纬仪正倒镜分中法或角度分中法。直线延伸的长度平地 不应大于800m,山区不宜大于1200m。 5.2.3 直线桩(Z)、转角桩(J)、杆塔位桩(G)应分别按顺序编号。标桩的规格、材料可参照附录K。视工程具体 情况,宜适当埋设永久性或半永久性标桩。 5.2.4 直线桩应设在便于桩间距离及高差测量、平断面测量、交叉跨越测量、定位及检查测量和能较长期保存 处。桩间距离不宜大于400m,当地形条件受限制时,桩间距离可适当放长。 5.2.5 直接定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5.2.5规定。定线时照准的前后视目标必须立直,应尽量瞄准目标的下 部。当前后视距离出现小于40m时,必须提高仪器对中、整平、照准的精度,目标应细、直,且直线延伸的距 离不宜过长。 6.1.1 视距法测距应采用不低于DJ6型精度的经纬仪。视距尺的衔接处应紧密、牢固,尺面刻划应清晰。观测 时标尺必须立直。视距测量的桩间距离应是独立观测量并有多余观测,成果取中数。 6.1.2 视距法测距应采用对向观测,当不能作对向观测时可采用同向观测,并应注意不要立错桩号。 1 对向观测应往返各一测回。采用普通视距尺时,每测回正镜读视距尺两丝切尺数及中丝读天顶距,倒镜 直读视距及中丝读天顶距。当采用视距、对数双面尺时,往返测各以正镜或倒镜读视距尺两丝切尺数及中丝读 天顶距,倒镜或正镜读对数尺及中丝读天顶距。 2 同向观测应同向两测回。采用普通视距尺时,第一测回正镜读视距尺两丝切尺数(不宜切在整米或整分 米上)及中丝读天顶距,倒镜直读视距及中丝读天顶距。第二测回应变动切尺数,读数要求同第一测回。当采 用视距、对数双面尺时,视距尺观测一测回,对数尺观测一测回,操作要求同1。 6.1.3 视距法测距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6.1.3规定. 6.2.1 用光电测距仪测距时,应进行对向观测。当不能作对向观测时可用同向观测,同时应采取防止粗差的有 效措施。 1 对向观测时,测量距离应往返各一测回,每测回两次读数,各测回成果取两次读数的平均值(可不作气 象改正),并按垂直角及距离之大小作倾斜改正(见表6.1.6),水平距计算至分米,成果取至米。 2 同向观测时,测距应两测回,每测回两次读数,作业要求同1。 3 对向或同向观测时,两次测距较差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1000。两测回较差超限时,应补测一测回,并 选用两组合格的成果,否则应重新观测两测回。当距离小于100m时,测距较差不应大于0.1m。 6.2.2 桩间距离应是独立观测值,非特殊情况,不应采用一测站连续测多段距离来求得桩间距。 6.2.3 测距注意事项: 1 在有电磁场影响的范围内,如在高电压物体附近,不宜架设光电测距仪或反光镜。测距时应暂停无线电 通话。 2 架设仪器后,测站、镜站不得离人。 3 严禁将照准头对向太阳,测距时应避免有另外的反光体位于测线或其延长线上。 4 观测时棱镜面应对准测距仪的测距头。当倾角(高差)较大时,更应相互对准。 5 必须严格按仪器使用说明操作,发现异常应停止观测,分析原因,以保证成果正确和仪器安全。

部分文件列表

文件名 大小
DLT5146-2001_35kV~220kV架空送电线路测量技术规程.pdf 448K

【关注B站账户领20积分】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上传资源 上传优质资源有赏金

  • 打赏
  • 30日榜单
  • sd-hyc 打赏1.00元   3小时前

    资料:神州易刻2024最新版

  • 柏涵 打赏1.00元   3天前

    资料:XDS100_v1_1_RTM

  • 21ic下载 打赏310.00元   3天前

    用户:jh0355

  • 21ic下载 打赏310.00元   3天前

    用户:w178191520

  • 21ic下载 打赏210.00元   3天前

    用户:gsy幸运

  • 21ic下载 打赏210.00元   3天前

    用户:zhengdai

  • 21ic下载 打赏210.00元   3天前

    用户:jh03551

  • 21ic下载 打赏110.00元   3天前

    用户:liqiang9090

  • 21ic下载 打赏60.00元   3天前

    用户:sun2152

  • 21ic下载 打赏60.00元   3天前

    用户:xuzhen1

  • 21ic下载 打赏80.00元   3天前

    用户:xzxbybd

  • 21ic下载 打赏25.00元   3天前

    用户:WK520077778

  • 21ic下载 打赏20.00元   3天前

    用户:w1966891335

  • 21ic下载 打赏20.00元   3天前

    用户:铁蛋锅

  • 21ic下载 打赏20.00元   3天前

    用户:玉落彼岸

  • 21ic下载 打赏15.00元   3天前

    用户:kk1957135547

  • 21ic下载 打赏10.00元   3天前

    用户:zpf22332

  • 21ic下载 打赏5.00元   3天前

    用户:pangpidan

  • 21ic下载 打赏5.00元   3天前

    用户:hpxny

  • 21ic下载 打赏5.00元   3天前

    用户:pandq2009

  • 21ic下载 打赏5.00元   3天前

    用户:tomp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