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星级:
  • 1
  • 2
  • 3
  • 4
  • 5

DLT5120-2000 小型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规程

更新时间:2023-09-24 16:34:10 大小:1M 上传用户:xuzhen1查看TA发布的资源 标签:电力工程直流系统 下载积分:3分 评价赚积分 (如何评价?) 打赏 收藏 评论(0) 举报

资料介绍

本规程是根据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电力司的电力[1999]40号文“关于确认1998年度电力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中要求,序号32制定《小型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规程》 的任务而编制的。 本规程的制定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电技[1995] 506号文发布实施的《火力发电厂、变电所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定》为原本。本规程适用于单机容量为25MW及以下发电厂和110kV及以下变(配)电所新建工程直流系统的设计。根据国内外新标准、新技术、新元件、新装置的应用,增加了以下内容:a.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b.高频开关电源装置;c.直流空气开关。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G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规程由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提出并归口。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56—1993 标准电压 GB/T 13337.1-1991 固定型防酸式铅酸蓄电池技术条件GB 50049-1994 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 50217-1994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60-1996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DL/T 637—1997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订货技术条件DL/T 5035-1994 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定 规定 DL/T 5044-1995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直流系统设计技术DL/T 5103-1999 35kV~110kV 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程 4.0.1 发电厂、110kV 变电所及其他重要变电所应装设蓄电池组向控制负荷、动力负荷供电。 蓄电池组正常应以全浮充电方式运行。 1 控制负荷包括电气和热工的控制、信号、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等负荷。 2 动力负荷包括直流电动机、断路器电磁合闸机构、交流不停电电源装置以及事故照明等负荷。 3 直流负荷应按性质分类 1)经常性负荷:要求直流电源在各种工况下均应可靠供电的负荷。 2)事故性负荷:要求直流电源在交流电源事故停电时间内可靠供电的负荷,并应按事故初期负荷和事故持续负荷以及随机负荷分类。 4.0.2 直流系统额定电压按下列要求确定:发电厂宜采用 220V;变电所宜采用 110V,也可采用 220V。 4.0.3 蓄电池组不宜设置端电池。 4.0.4 蓄电池组在正常浮充电运行方式下,直流母线电压应为直流系统额定电压的 105%;其他运行方式下直流系统母线电压不应超出直流用电设备所允许的电压波动范围: 直流母线电压应在直流系统额定电压的 85%~110%范围内。 4.0.5 允许短时停电的直流负荷,宜采用单独的直流电源设备供电。 5.1.1 蓄电池型式选择。 发电厂及 110kV 变电所宜采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或防酸式铅酸蓄电池。 35kV 及以下变电所宜采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也可采用高倍率镉镍碱性蓄电池。 5.1.2 蓄电池组数。 对于发电厂,当机组台数为 3 台及以上,且总容量为100MW及以上时,宜装设2 组蓄电池;其他情况下可装设一组蓄电池。 对于 110kV 及以下变电所宜装设 1 组蓄电池,重要的110kV变电所也可装设2 组蓄电池。 5.1.3 单体蓄电池的浮充电压、均衡充电电压及放电末期电压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酸式铅酸蓄电池的浮充电压宜取 2.15V~2.17V (GFD型蓄电池取2.23V);均衡充电电压范围为2.25V~ 2.35V,宜取 2.30V;放电末期电压宜取 1.80V。 2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浮充电压宜取 2.23V~2.28V;均衡充电电压范围为 2.30V~2.35V,宜取 2.30V;放电末期电压宜取 1.83V。 3 高倍率隔镍蓄电池的浮充电压宜取 1.36V~1.39V;均衡充电电压宜取 1.47V~1.48V;放电末期电压最低值宜取 1.10Vو 5.1.4 蓄电池的负荷统计参见附录 C,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装设2组蓄电池时,对于控制负荷,每组应按属于该控制室的全部负荷统计;对于直流事故照明负荷,每组应按属于该控制室的全部负荷的 60%(变电所可按 100%)统计;对于断路器合闸冲击负荷按随机负荷考虑;对于动力负荷和通信远动的事故负荷,宜平均分配在两组蓄电池上。 2 计算蓄电池容量时,与电力系统连接的发电厂,交流厂用电事故停电时间和变电所全所事故停电时间应按1h计算。无人值班变电所宜按 2h 计算。 3 直流油泵计算时间,宜按 0.5h 计算。启动电流宜按 2 倍额定电流计算。负荷系数宜取0.9. 4 交流不停电电源装置计算时间宜按1h计算,无人值班变电所按2h计算,负荷系数宜取0.65 事故初期的冲击负荷,按如下原则统计: 备用电源断路器采用电磁合闸线圈时,应按备用电源实际自投断路器台数计算,其冲击负荷系数宜取0.5。 低电压、母线保护、低频减负荷等跳闸回路宜按实际数之和计算,其冲击负荷系数宜取0.6~0.8热工及电气控制、保护回路等宜按实际负荷之和计算,其负荷系数宜取 0.6。 6 事故停电时间内电磁合闸冲击负荷,应按断路器最大1台合闸电流计算,且应按随机负荷统计,并应与事故初期之外的最大负荷或出现最低电压时的负荷相叠加。 5.1.5 蓄电池容量选择计算条件,应满足全厂(所)事故停电时间内的放电容量;应计及事故初期直流电动机启动电流和其他冲击负荷电流;并应考虑蓄电池组持续放电时间内随机负荷电流的影响。 确定蓄电池容量时,应按最严重的事故方式校验直流母线电压,其最低值应满足直流负荷的要求。 5.1.6 蓄电池容量选择宜采用下列计算方法并参见附录D 1 电压控制法(亦称容量换算法) 1)按事故放电时间分别统计事故放电容量。 2)按不同蓄电池型式、不同放电终止电压和放电时间,

部分文件列表

文件名 大小
DLT5120-2000_小型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规程.pdf 1M

【关注B站账户领20积分】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上传资源 上传优质资源有赏金

  • 打赏
  • 30日榜单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