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星级:
  • 1
  • 2
  • 3
  • 4
  • 5

基于2D-PAM3和4D-PAM5编码方法的距离增强型以太网物理层技术要求

更新时间:2020-03-28 18:47:04 大小:16M 上传用户:sun2152查看TA发布的资源 标签:以太网物理层 下载积分:2分 评价赚积分 (如何评价?) 打赏 收藏 评论(0) 举报

资料介绍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基于2D-PAM3和4D-PAM5编码方法的距离增强型以太网物理层接口的技术要求,包括功能要求、性能指标、电气特性、机械特性和环境要求等。

本标准仅适用于在1对或2对三类/五类双绞线上,采用2D-PAM3编码方法;在4对五类双绞线上,采用4D-PAM5编码方法,以10Mbi/s/100Mbit/'s速率传输数据的距离增强型以太网接口。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ANSIT1.417-2003环路传输系统的频谱管理

EN61000-4-3-2002电磁兼容性(EMC)第4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第3节:辐射,辐射频率和电磁场抗扰试验

EN61000-4-6-200]电磁兼容性(EMC)第4-6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引起的抗来自电源的干扰

FCCDockct 20780-1980(Part15)计算设备的技术标准第15部分:重新界定和澄清了限制辐射设备以及低功率通信设备的管理规则

正C60060-1994高压测试技术

IEC60603-7-4-2005电子设备连接器第4~7部分:数据传输频率250MHz及以下的无屏蔽、活动和固定式8路连接器的详细规范

EC60950-1-2001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性第1部分:一般要求IEC/CISPR22-2006信息技术设备射须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EEE Std 802.3-2002带碰撞检测的载波监听多重访问方式及物理层定义ISO/EC11801-2002信息技术用户建筑群的通用布缆


部分文件列表

文件名 大小
基于2D-PAM3和4D-PAM5编码方法的距离增强型以太网物理层技术要求.pdf 16M

【关注B站账户领20积分】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上传资源 上传优质资源有赏金

  • 打赏
  • 30日榜单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