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星级:
  • 1
  • 2
  • 3
  • 4
  • 5

《职业性皮肤病的诊断(总则)》(GBZ18-2013)

更新时间:2024-08-22 21:12:44 大小:5M 上传用户:xuzhen1查看TA发布的资源 标签:职业病 下载积分:5分 评价赚积分 (如何评价?) 打赏 收藏 评论(0) 举报

资料介绍

《职业性皮肤病的诊断(总则)》(GBZ18-2013)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皮肤病诊断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活动中接触有害因素引起的皮肤及其附属器的疾病。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180 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Z 94 职业性肿瘤诊断标准

GBZ185 职业性三氧乙烯药疹样皮炎诊断标准

诊断原则

根据明确的职业接触史、皮损特点及临床表现,必要时结合皮肤斑贴试验或其他特殊检查结果,参考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同工种发病情况,综合分析,并排除非职业因素引起的类似皮肤病,方可诊断。

4职业性皮肤病临床类型

4.1 职业性皮炎

4.1.1 接触性皮炎

直接或间接接触刺激物和(或)变应原引起的刺激性和(或)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4.1.2 光接触性皮炎

接触光敏物并受到日光或人工紫外线光源照射引起的光毒性或光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4.1.3 电光性皮炎

接触人工紫外线光源(电焊等)引起的急性皮炎,常伴电光性眼炎。

4.1.4 药疹样皮炎

接触三氯乙烯等化学物后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性反应,严重时伴发热、肝损害和浅表淋巴结肿大(见 GBZ 185)

4.2 职业性皮肤色素变化

4.2.1 职业性黑变病

长期接触煤焦油及矿物泊、橡胶成品及其添加剂、某些颜(染)料及其中间体等引起的慢性皮肤色素沉着。

4.2.2 职业性白斑

长期接触苯基酚或烷基酚类等化学物引起的皮肤色素脱失斑。

4.3 职业性痤疮

接触煤焦油、页岩油、天然石油及其高沸点分馏产品与沥青等引起的油痤疮;接触某些卤代芳烃、多氯酚及聚氯乙烯热解物等引起的氯痤疮。

4.4 职业性皮肤溃疡

接触六价铬、可溶性铍盐等化学物引起的皮肤溃疡,多呈鸟眼状。

4.5 职业性接触性荨麻疹

接触天然橡胶、食品、动植物、药物、金属及其他化学物等引起的皮肤风团样反应,常伴有瘙痒及红斑,严重时可出现全身症状。



部分文件列表

文件名 大小
《职业性皮肤病的诊断(总则)》(GBZ18-2013).pdf 5M

【关注B站账户领20积分】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上传资源 上传优质资源有赏金

  • 打赏
  • 30日榜单

推荐下载